因為黑天鵝事件,我們被迫按下了一個來月的暫停鍵,大家盼呀昐,盼來了能復工了,除影院、酒吧KTV等人員密集場所外。我們穿梭在大街小巷,會發現已有不少逛街的市民,有很多餐飲店、服裝店等實體店也陸續相繼復工,但還是有些餐館店不願開門營業,這什麼情況?網友:商家左右為難,客人疑心擔憂,這可怎麼開?
這次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讓很多行業都受到重創,餐飲業首當其衝損失重,盼了一個多月,好不容易迎來能復工開門營業了,為何店有些卻不願開門營業呢?商家左右為難呀!
儘管目前國內黑天鵝事件已接近尾聲,但各地的防護措施還是很嚴的,尤其是對於人員聚集性的行業還是重點監控的。有些地區對於復工還是有要求有措施的,對於餐飲業的復工要報備反饋給所在社區且審核後才能開門營業。復工後防控要求也是一二三四五。
一、經營方面,要使用一次性餐具,打包即買即走,不提供就餐場所,不得進入店內消費。
二、防護方面,從業人員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配備洗手消毒液;餐後及時進行環境衛生清潔、消毒,保持衛生整潔;保持加工場所和就餐場所空氣流通;餐飲經營單位在店門實施物理隔離,消費者不得進入店內;貯備充足的防護物資(如口罩、消毒劑);採取有效措施避免消費者密集,從業人員與消費者、消費者與消費者保持1米以上距離;發現可疑症狀者第一時間報告社區(村)工作人員。
三、人員管理方面,實際從業人員與申報返崗人員相符。每天晨檢(必要時每餐工作前檢查)並做好記錄(記錄具體體溫),發現有發熱(37.3度及以上)、咳嗽、腹瀉等症狀的不得上崗並立即向社區(村)報告。
四、食品安全方面,要保證食輔材不變質且來源正規渠道,餐用具清洗消毒要常態化,食品要燒熟煮透,菜品中心溫度不低於70℃等等。
五、餐廚垃圾管理方面,要按有關規定回收餐廚垃圾,做好餐廚垃圾清運工作,以避免餐廚垃圾污染環境和傳播病菌病毒。諸如此類要求規定大同小異。
復工開門,老闆要買口罩消毒液也要做消毒殺菌,等等這些煩瑣的很,上班,量體溫通行證加健康碼;回家,量體溫通行證加健康碼;菜市場超市商場量體溫健康碼,開門營業手續繁瑣不說,風險又大,還要應對這個檢查那個檢查,要是稍微哪一點沒做到位,被舉報或被查到,搞不好被罰一單,直接趴窩關門,有些老闆怕麻煩就直接不開了。
開業了又能怎樣?小區不讓出門,大家都宅在家,客人都是住宅-單位兩點一線的,街上冷冷清清,不能聚集,吃飯喝酒三丈遠,靠喊!沒幾個人來消費,假如哪家開門營業了,鬧出感染的,商家停業封門,顧客全家隔離!這個責任誰都承擔不起的。開門了能"報復性消費"嗎?不存在的!餐飲業能到六月份恢復正常就很高興了。看到幾個餐館是這樣復工的,有點意思。捲簾門只拉一半,靠吼下單,掃碼付款,飯菜打包好後,放到捲簾門下,靠吼分發。開門了,大家都心有餘悸,能不在外面就餐就不在外面就餐,也擔心聚餐不安全,不貪這兩口,小心駛得萬年船。再說這一二個月大家都不掙錢,收入少了,能省則省吧!商家也知道,客人疑心擔憂,開也白開。
開了門,店裡目前只做外賣和自提,不提供堂食,外賣銷量也起不來,還要被外賣平台抽取利潤扣點,利潤都被送餐平台吸光了,忙碌一天下來,營業額幾百塊,掙得估計就是一天的店租錢,可能還沒有,還得貼上水電費誒,只做外賣根本無濟於事入不敷出,廚師、服務員需要工資,食材需要成本還有損耗,水電也要。只能外賣不能堂食還不如不開,賣的錢還不夠人工成本水電費菜品呢!算下來開比不開賠得更多。不開門只損失房租,開門損失更大,開門賠錢,不開門賠錢,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商家左右為難,客人疑心擔憂,怎麼開?
現在還有好多不確定因素,還要嚴防死守,餐廳開業要面臨著好多問題,現在開門營業時間也短,餐館的員工大多都是群租群住,萬一哪個店員遭感染了,掙點兒錢還不夠支付養病的費用,最終只能關門大吉了,這麼麻煩叫老闆怎樣開門?沒有人員流動還不如歇著,省得操心。能復工了,還有很多餐飲店沒開,商家左右為難,客人疑心擔憂,兩難呀!小編拋磚引玉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84Wu3ABjYh_GJGV92v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