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山的各部位的畫法

2019-12-13     名家書畫鑑賞

山是山水畫的主體,我們所看到的山有石山、土山、長滿雜樹的山、光禿的山,種類不一,古人畫山的方法有很多,都是畫家對山進行親身體會後創造出來的藝術表現語言。我們不必套用古人的畫法,只有在生活中觀察,才能深刻理解。



一、山頂及脈絡的畫法
在一幅畫中,山頂的表現對整個畫面起著主要作用,因為我們一眼望去,首先看到的是山頂。山和人一樣,有頭,有鼻,有顴骨。要想畫出山的立體感,表現好山的形態,畫好山頂很重要。

在傳統技法裡,勾勒山頂時主要用披麻皴,且不可馬虎。群山中高大者謂之主峰,圍繞主峰的高矮不一的小山頭謂之群峰。主峰、群峰要相互照應,形成整體,既要有變化,又要井然有序。
畫山還要注意山脈的迂迴曲折,先畫主峰,再畫群峰;勾勒山頂時,大小山頭要配合,交叉進行;近景、中景畫完再畫遠山,遠山無皴,山體越遠,主體感越弱。


二、山腳及水樓的畫法
山腳是指山的最下面的部分,它由大小不等的山石和斜坡組成。靠近水的山都有山腳。山水畫中的山腳是山的重要組成部分,畫山腳要以斜坡取勢,土石相間,可先畫近處的斜坡,再畫大小不等的山石,一般採用披麻皴。

通常表現用平遠構圖的有湖水的山水畫時都要畫出山腳,還要畫好近景和點景。在靠近山腳處的水上架起的房屋稱「水樓」,它是帶有山腳的山水畫中重要的點景。畫水樓時要先畫屋頂,再畫房屋,最後畫架在水中的木樁。


三、坪台及草亭的畫法
坪台實際上就是橫臥的大石塊或土坡,分石台和土台。坪台在山水畫構圖中起著豐富畫面、改變山體結構的重要作用。在山巒疊嶂的畫面中加上一兩處坪台能增強山體的險峻感和美感。.........................................................

畫坪台時首先要畫台面,然後再畫台基。畫台基以披麻皴、折帶皴、解索皴為主。無論石台還是土台,都要畫得上平下穩,上開下合,保證整體的舒展。

.........................................................

四、路徑及棧道的畫法
路徑就是山中的道路,棧道就是在險峻的山腰、山壁上以木斜架起的道路。路徑有土石之分,畫土路時要留下一線空白,石路則要用石紋來表現。.........................................................

畫路徑時要順山勢迂迴而上,使之有平有險,有藏有露,委委曲曲,不可畫成「死蛇折」。棧道要依山勢而設。畫山巒險壁時要先留出空白,再畫木樁和棧道。

各位師友您認為呢?

歡迎到文章最後面留言板留言表達您的觀點哦!

(聲明:傳播收藏知識為宗旨,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之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6UCE28BMH2_cNUgfB7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