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吃頓豬肉是人們過年時候才有的一次奢侈。
記得那會的豬肉是特別的香,當然,跟一年吃不了幾次豬肉有關,也與不是飼料豬有關。尤其忘不了以前運城東街小籠包店的味道,那餡里只有蔥和豬肉,每籠裡面有8個或10個,吃起來真是滿口香啊!
而今,不說豬肉香不香,光說價格就是越漲越高,從未如此的高,吃口豬肉都要多掂量掂量錢袋子哩!
一張舊電影票,可否勾起你如夢如煙的往事?
曾地處運城繁華地段——解放中路123號的運城市電影院,建於1959年,後於21世紀初被整體拆遷改造重建,現改制為九州東星影城。
二十年過去,每當再次走過這個老地方,是否舊日那些看電影的美好時光仍清晰如昨,是否還能想起一旁人氣很火的小人書攤......
曾作為中國第二「貨幣」的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我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
在那個計劃經濟時代,人們必須憑糧票才能到購買平價口糧,而當時的糧票又分為全國通用和地方流動兩種。
那麼,這張由運城市糧油食品供應公司印發的地方糧票,是否引發出你的幾多難忘回憶?又還否記得在90年代初可用多餘糧票在社會上兌換雞蛋的經歷?
九十年代初,全國颳起一陣有獎彩票風。
那時的運城發行彩票地點,基本都選在體育場(現鑫源服裝城)和河東廣場等開闊場所,因為那個人潮湧人流大啊!
那會的獎品還都是以實物為主,大到小汽車,小到一袋洗衣粉。一張彩票通常都是兩元錢,能抓上輛自行車那時就已高興得不得了了。摸彩大軍中,有人只碰運氣的買上一兩張,有人滿懷信心的買上一整盒,但最終好多人收穫的只是「謝謝參與」。
人民公園就是人們常說的西花園,始建於1975年8月,2007年10月免費對市民開放。
該公園占地16萬平方米,約合240畝,其中人工湖面6萬平方米,而對於很多60、70後來說,那會買票進園遊玩,最大樂趣就是在湖面上盪起雙槳吧!
不覺西花園免費開園已十二年,也不禁為城區越來越多的免費開放公園大大點贊......
在七八十年代,罐頭、餅乾、水果糖就是高級食品,也是哄娃的神器。
那會這些食品的物價和現在比起來,低到不能再低,一聽罐頭,一兩元錢,一斤餅乾,七八角,一顆水果糖,一分錢。
印象中,最愛吃的是動物餅乾,吃之前還喜歡找找共有幾種動物造型的,吃水果糖時候呢,那可真是含在嘴裡捨不得早些讓化了,吃罐頭則是更喜歡一小口一小口喝那甜甜的糖水汁,不知你也曾經這樣過嗎?
(文/馬國青 圖/部分來源網絡,致謝)
更多原創運城生活圖文,敬請關注「運城之窗網」頭條號。
責任編輯:張國平
備案編號:運城網信A002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