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由媽媽帶最好?錯!這幾種媽媽帶孩子傷害很大,還不如老人帶

2019-07-24     叮麻育兒

宇宇已經2歲半了,還不會說話,每次都是「啊啊啊」的,宇宇爸爸說之前去醫院檢查過,醫生說孩子沒事兒,讓多跟孩子交流才行。可是宇宇爸爸工作特別忙,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的,經常下班回家宇宇已經睡著了,根本就沒有時間跟他交流,而宇宇媽媽雖然是全職媽媽,但是每天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視,一整天也不跟宇宇說兩句話,說了她好多次也沒用,愁死人了!

相同的事情還真不少,專家說,孩子3歲之前媽媽帶最好,但是也得看是什麼樣的媽媽吧?如果都是像宇宇媽媽這種類型的,還不如讓老人帶孩子呢。

什麼樣的媽媽不適合帶娃?

並不是所有的媽媽都適合帶孩子,大家在辭職帶孩子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如果這三點不能避免,還是把孩子教給合適的老人帶吧,別再強迫自己委屈孩子了。

1.忙於工作的媽媽

有些媽媽,她們因為各種各樣原因,即使此時在家帶孩子,也無法放下工作,可能會做些兼職,加入微商。剛開始的初衷可能是不想與社會脫節,或者單純的帶孩子期間賺個零花錢,可是很多媽媽不能很好的協調工作與孩子,把精力大部分放在了工作中,帶孩子反而成了副業。

鄰居小劉就是這種情況,她生了孩子以後就辭職了,想著專心帶孩子,一定給孩子一個媽媽陪伴的童年,可是沒多久就閒不住了,總想著做點什麼,於是加入了微商的行業,剛開始也是以孩子為主,每天除了伺候孩子吃喝拉撒外,還經常帶孩子外出遊玩,等孩子睡著了以後再忙自己的工作,可是沒多久,為了能有點成績,她把大部分都放在了工作上,帶孩子反而成了副業了,每天只管孩子吃喝拉撒,其它時間就讓孩子自己玩,久而久之孩子性格上特別孤僻,直到現在也不太願意跟別的小朋友玩。

2.手機不離手的媽媽

還記得那些媽媽玩手機,孩子出事故的新聞嗎?

2018年3月3日,三明沙縣一位媽媽只顧著玩手機,完全不顧正在醫院二樓欄杆處玩耍的3歲孩子,結果孩子從二樓跌落到一樓大廳才發現,還好醫生搶救及時,孩子已經脫力危險。

2018年4月17日,吳女士在帶孩子外出散步的時候,自己只顧著低頭玩手機,讓孩子自己玩,誰知玩了一會兒發現孩子不見了。在周圍找沒找到,只好報警處理,還好在熱心群眾的幫助下,孩子被找到了。

帶孩子的時候,媽媽不僅要負責孩子的吃喝拉撒,還得陪伴孩子玩耍,每天都得圍著孩子轉,別說逛街看電影了,就連跟朋友嘮嗑的時間也很少,畢竟朋友們都需要工作,時間都很難湊一塊。可以說,帶孩子的生活是枯燥無味的,如果媽媽的心態調整不過來,很可能會慢慢忘記帶孩子的初衷,這時媽媽可能會通過玩手機,看電視,網購等來排解自己的無聊,把孩子扔在一邊不管不顧的,在孩子哭鬧的時候還會嫌煩,等孩子稍微帶點,直接扔個手機給孩子自己玩。

3.脾氣暴躁的媽媽

一位朋友說了自己的經歷,朋友說,自己脾氣比較暴躁,動不動就容易生氣,剛生了孩子的時候,家人也勸過讓奶奶帶孩子,可是她覺得孩子還是自己帶好,雖然脾氣不好,但是孩子是自己的寶貝,怎麼也不會發泄在孩子身上。於是帶著這個念頭朋友就辭職了。

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都挺好,孩子就像個小天使一樣,吃了睡睡了吃,還會朝她微笑,特別幸福,可是隨著孩子的成長,面對的問題越來越多。除了要伺候孩子吃喝拉撒外,孩子還會經常哭鬧,肚子餓了哭,尿了拉了哭,想要抱抱哭,半夜做夢也會哭,有時候一抱就是一整天,吃飯喝水的時間都沒有,身心疲憊;好不容易熬到孩子大一些了,能聽懂話了,可是可怕的2歲3歲來了,孩子每天話特別多,就像唐僧念經一樣,沒完沒了;精力特別旺盛,每天都跟只泥猴子一樣爬上爬下,不得安寧;時不時的還犟嘴,哭鬧,就差在地上打滾了,剛開始的時候還會控制自己的脾氣,但是時間久了,耐心漸漸沒了,有時候脾氣上來控制不住的時候,就會打罵訓斥孩子。直到後來她發現孩子脾氣特別暴躁,才明白或許自己不適合帶孩子。

要知道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陪伴孩子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如果媽媽脾氣暴躁,經常發脾氣,天天處於這種環境的孩子,又怎麼會不受到影響呢?

什麼樣的老人適合帶娃?

既然這三種媽媽不適合帶孩子,何不出去上班,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呢?當然,在交給老人帶之前,還得看看老人是不是適合帶孩子。這幾個老人就不錯:

1.健康、樂觀的老人

帶孩子是個艱巨的任務,特別的辛苦瑣碎,如果老人身體不好,那就別帶了,如果把老人累病了,就得不償失了;如果老人脾氣比較差,對孩子缺乏耐心,動不動就打罵訓斥,對孩子的影響不亞於脾氣暴躁的媽媽,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但是如果這個老人身體好,性格好,做事兒信心,有耐心,凡事兒都很樂觀的話,帶出的孩子也會很樂觀快樂的。

2.講文明,有文化的老人

帶孩子不僅僅是孩子吃飽喝足就行,還得負責孩子的啟蒙教育。可以說,每天陪伴孩子最多的老人就是他們的啟蒙老師,有些老人喜歡跳廣場舞,孩子每天跟著老人估計廣場舞也會跳的很溜;有些老人喜歡寫毛筆字,每天耳濡目染的孩子估計也很喜歡寫寫畫畫。如果這個老人講文明,不說髒話,那孩子應該也會有禮貌講文明,而不是滿嘴髒話;如果這個老人有一定的文化,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會更加得心硬手,更願意用科學的方法去教育孩子,而不是堅持老觀念,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

3.講道理,明是非的老人

孩子小的時候是沒有是非觀念的,一切都得靠家人的教育。如果帶孩子的老人講道理明是非,那孩子也會被教育的很好;但是如果老人不講道理,甚至有些小偷小摸的行為,那麼孩子也會被影響,學會這些不好的行為。

在老人帶孩子的期間,很可能會遇到一些小問題,比如孩子哭鬧怎麼辦?孩子打人怎麼辦?有些老人可能直接訓斥,或者哄騙孩子,而明是非的老人可能會諮詢孩子父母的意見,共同商量解決辦法,一起把孩子教育好。

4.願意接受新事物的老人

很多老人不願意接受新事物,一直堅持用老方法帶孩子,比如「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食物掉在地上了,撿起來繼續給孩子吃;飯菜放在嘴裡嚼嚼再喂孩子,孩子感冒發燒用被子捂汗…要知道孩子小的時候,抵抗力免疫力都比較差,這些不當的育兒方法,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只有那些願意接收新事物的老人,他們會學習新的育兒經驗,並與之前的老觀念結合起來,尋找最適合孩子的方法來帶孩子。

老人帶孩子的時候,媽媽要注意什麼?

在老人帶孩子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比如孩子不小心受傷了,作為媽媽需要理解老人的心理,感恩老人的幫助,不要跟老人產生衝突。

1、感恩老人的幫助

帶孩子並非老人的責任與義務,幫忙帶孩子除了對孩子的疼愛外,也是為了年輕人減輕負擔。作為父母,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在孩子磕碰受傷的時候,千萬不要責備老人,把責任都推在老人身上,要知道孩子受傷他們更難受,還得多諒解才行。

2.給老人休息的時間

老人帶孩子是很辛苦的,也得給他們休息的時間才行。比如周六周末,父母不上班的,儘量自己帶孩子,給老人時間做自己的事兒,或者在家好好休息休息;碰到節假日,也可以讓老人出去旅遊放鬆一下,具體看老人的喜好。

平時也不能完全把孩子扔在老人家,畢竟父母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既然白天上班陪不了,那就下班的時候多陪陪孩子吧。

3.原則的問題不能讓步

一些原則的問題堅決不能讓步,比如孩子教育不到位,行為上有很多錯誤,即使是老人出面也不能讓步,必須得有底線才行。對於父母要做的是,儘可能的稅負老人與自己保持統一路線,一起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最後,具體由誰帶孩子還得看各家情況,如果媽媽有時間有耐心,脾氣好能夠很多的學習育兒知識,科學的帶孩子,那當然是媽媽帶孩子更好一些;但是如果媽媽脾氣暴躁,對孩子沒有耐心,不能全心全意的陪伴孩子,那就把孩子教給有能力的老人帶吧。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vqiKmwBmyVoG_1ZKs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