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長壽之鄉——湖北省鍾祥市

2019-07-20     湖北膠帶批發

鍾祥,湖北省直轄、荊門市代管縣級市,位於湖北省中部、漢江中游,北接宜城、隨州,南鄰天門市、沙洋縣,東靠京山市,西連東寶區、掇刀區,介於北緯30°42』-31°36』、東經112°07』-113°00』之間,境內有207國道、焦枝鐵路、長荊鐵路、襄荊高速公路、武荊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鍾祥市版圖總面積4488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下轄1個街道、15個鎮、1個鄉,設有2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8年,該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5億元,比2017年增長8% 。鍾祥地處鄂中低山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等特點。

鍾祥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為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2700多年 ,在春秋戰國時稱郊郢,系楚國陪都,後期曾為楚國國都。公元1531年,明朝嘉靖帝以自己出生、發跡於此,取「風水寶地、祥瑞所鍾」之意,賜縣名「鍾祥」,升安陸府為承天府,為明朝三大直轄府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縣名仍為鍾祥。1992年5月,國務院批准鍾祥撤縣設市。

鍾祥境內長壽人口眾多,是聯合國老齡所認證的「世界長壽之鄉」,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 、全國文化先進縣市 。鍾祥還造就了明代帝王朱厚熜、楚辭文學家宋玉、楚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等一批歷史名人,誕生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等歷史典故。 2019年7月,被列為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區)。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今鍾祥為楚國別邑郊郢。

秦時屬南郡。

西漢沿秦制,設郢縣,鍾祥設縣自此始,仍屬南郡。

東漢初,廢郢縣。

三國吳於郊郢置牙門戍,依山壘石築城,名石城。

西晉惠帝元康九年(299年),置竟陵郡,治石城(今鍾祥)。

南朝劉宋泰始六年(470年),立萇壽縣,為竟陵郡治。

西魏大統十七年(551年),改萇壽縣為長壽縣;同年置郢州,治長壽。

元改郢州為安陸府,治長壽。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安陸府為安陸州,省長壽縣,併入州;嘉靖十年(1531年),升安陸州為承天府;同年復立縣,取「祥瑞鍾聚」之意,命名鍾祥,承天府治鍾祥。

清順治三年(1646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仍治鍾祥。

民國元年(1912年),廢安陸府,鍾祥縣屬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二十一年(1932年),改屬第六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1936年),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三十七年(1948年),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名仍為鍾祥,屬湖北省荊州地區行政公署。

1992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鍾祥縣,設立鍾祥市(縣級),仍屬荊州地區行政公署。

1996年12月,改屬湖北省荊門市代管。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末,鍾祥市下轄1個街道(郢中街道)、1個原種場(南湖棉花原種場)、1個鄉(九里回族鄉)和15個鎮(洋梓鎮、長壽鎮、豐樂鎮、胡集鎮、雙河鎮、磷礦鎮、文集鎮、冷水鎮、石牌鎮、舊口鎮、柴湖鎮、長灘鎮、東橋鎮、客店鎮、張集鎮),鍾祥市政府駐郢中街道石城大道中路12號。

地理環境

鍾祥市位於湖北省中部、漢江中游,北接宜城、隨州,南鄰天門市、沙洋縣,東靠京山市,西連東寶區、掇刀區,南北最大縱距100.6公里,東西最大橫距83.5公里,全市總面積4488平方公里,介於北緯30°42』-31°36』、東經112°07』-113°00』之間。

地質地貌

鍾祥位於揚子准地台中部,屬新華夏和淮陽山字型構造地帶,處於中國地勢第三級階梯的西部邊緣,是漢江平原的中部。全境地勢呈東西部多山,兩側高,中部平展,從北向南傾斜平緩下降。境內最高海拔1051米(客店齋公岩),最低海拔32米(舒家台),最大高差達1019米。山地面積917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20.4%,丘陵面積為2234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49.8%,平原面積1337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29.8%。

氣候

鍾祥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熱量豐富、光照適宜、雨水充沛、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等特點,年輻射總量112.1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1823~1978小時,日照率為41%~44%,年均氣溫16.2℃,無霜期250-267天,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左右。

水文

鍾祥境內水域面積廣闊,庫、堰、河流、湖泊眾多,水網密布,境內有知名河流23條,主要有漢江幹流及其支流蠻河、利河、竹陂河、豐樂河、直河、敖河、長壽河、長灘河等;大小湖泊35處,大多分布在漢江兩岸平原湖區。

文化藝術

2015年,鍾祥市先後舉辦紫薇花文化旅遊節,抗戰勝利70周年晚會「文化力量·民間精彩」全市第二屆群眾廣場舞展演,社區納涼晚會,組織開展「走進新農村,惠民到基層」送戲下鄉等文體活動。市《舞動中國》和《梨園情韻》節目參加荊門市群眾廣場舞展演分獲一、二等獎,《舞動中國》參加全省廣場舞展演獲街道·青年組二等獎。

截至2016年,鍾祥市建成了一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17個文化信息資源鄉鎮服務點和495個村級服務點,「農家書屋」569個,村(社區)合格文化活動中心360個。

體育事業

2015年,鍾祥市組織隊伍參加湖北省青少年男子足球選拔賽獲冠軍,有6名隊員被省足球學校選拔錄取;參加全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甲、乙、丙、丁四個組別分獲第7、第4、第5、第7名;參加全省青少年女子足球U12選拔賽獲第9名。鍾祥特校學生在第九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奪得銅牌1枚,第五名、第六名各2項。

截至2016年,鍾祥市有體育館1個,內設室內籃球場、羽毛球場、游泳館、健身房各一處,室外網球場3片、全民健身廣場1個。全市有體育設施場地1412處,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415個,有健身器材的社區8個。

教育事業

2015年,鍾祥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17所,其中教育部門辦112所,民辦4所,其他部門辦1所。其中,中學46所(高中8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0所,初級中學26所)、小學67所(不含不計校數的教學點56個)、職業中學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另有幼兒園64所(民辦5所)。在校學生83577人,其中義務教育階段66234人(小學45488 人、初中20616人、特校130人),普通高中13305人,職業中學4038人。在園幼兒21565人。有教職工7924人,其中教育部門7415人,其他部門26人,民辦學校483人。有專任教師6632人,其中小學3271人,初中2123人,普通高中3066人,職業中學264人,特校31人,幼兒園422人。

文化遺存

鍾祥於1994年被中國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經1958年、1982年、2010年三次文物普查,全市共發現文物點千餘處。截至2016年,全市已公布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496處,按其級別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世界文化遺產1處),湖北省文保單位20處,鍾祥市級保護單位436處;按其類別分有古遺址89處、古墓葬308處、古建築54處、石窟寺及石刻19處、革命遺址、烈士陵墓16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10處。通過第三次文物普查擬報了善化公主墓等4處為湖北省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截至2016年,鍾祥市共有《梁山調》等6個項目被列入省級非遺名錄,《陽春白雪典故》、《莫愁女的傳說》等14個項目被列入荊門市級非遺名錄,公布鍾祥市級非遺名錄26個,有省級非遺傳承人3人,荊門市級11人,鍾祥級29人。

長壽文化

鍾祥古稱郢縣、石城縣。南北朝時,南朝劉宋明帝泰始六年(公元470年)稱萇壽縣,北朝西魏大統十七年(公元551年),去萇字草頭,稱長壽縣。在古時「萇」與「長」曾經通用。而當時取縣名為「萇壽」,一是因為「萇」(即萇楚)是一種經濟價值、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的植物,能讓人延年益壽。當時,在鍾祥「萇楚」是一種常見的水果。所以取其能讓人健康長壽之意,將縣名定為萇壽縣。定此縣名的第二層含義,是因為當時的石城,今鍾祥,不僅人們迫切追求健康長壽,而且那裡長壽人口確實眾多。明帝泰始年間,曾進行過一次人口普查,全縣長壽老人占了縣內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長壽地區。至於後來又將「萇」字去草頭改為「長」,只是為了去繁就簡而已。除了縣名的歷史淵源外,鍾祥歷代有關長壽文化的記載也很多,有書法、篆刻、詩詞、史志等等。收藏在鍾祥市博物館的《百壽印譜》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作。《百壽印譜》亦名《花甲重周》,系清代鍾祥人楊延珍潛心研修長壽秘復治印精品之作。

鍾祥在久遠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特有的長壽文化,其中民間長壽文化形式多樣。鍾祥民間長壽文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以長壽命名地名。在鍾祥市內有長壽店(今長壽鎮)、長壽村、長壽河、萬壽岩、鬍子山、九華寨、百歲橋等等,每一個地名,都有一個故事。如位於舊口鎮的「百歲橋氣傳說明朝時,村裡有位姓王的婆婆,賢德善良、尊老愛幼,仁、義、禮、智、信,五德俱全,深受人們的尊重,活到105歲,無疾而終。村裡人就在村邊的河上修了一座橋,命名「百歲王母橋」,以此來紀念這位長壽老人。

第二,以動植物作為福壽象徵。在鍾祥,很多人都喜歡在家裡掛上松鶴圖,取「松鶴延年,健康長壽」之意。在那裡,養貓養龜的風氣也很盛,因為龜是長壽動物,而貓與「耄」同音,也象徵長壽。在鍾祥農村,人們喜歡在房前屋後,種植松竹、桃李,一方面美化環境,另一方面也表示了對長壽的祈求。

其三,祝壽的禮儀。鍾祥人歷代都有為長者祝壽的習慣,且有一套十分講究的禮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禮儀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按照傳統禮儀,祝壽前,老人的子女、孫子女、重孫子女們就忙碌了幾天。先是布置壽堂。將親朋友人送來的壽匾、壽聯、壽畫、壽嶂等按長幼順序,懸掛起來:將壽果、壽糕擺在供桌上,一間堂屋,儼然是一處小小的長壽文化展覽館。祝壽這天,先點上壽燭,讓老壽星穿上專門製作的壽服,坐在堂屋的上首。子孫們按長幼順序,一一拜壽。成了家的夫妻雙雙同拜,沒成家的可以一個人拜,也可兄弟姐妹同拜.一邊拜壽,一邊說上吉祥的話語,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爺爺(太爺爺)健康長壽」等等。拜壽結束後是長壽宴,開宴前,來賓致詞,主人答謝。

2014年初,鍾祥市百歲老人增加到109人,90歲以上長壽老人3200人。80歲以上高齡人口21000餘人,人口預期壽命提高到78.92歲。2008年,鍾祥市被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2015年5月,鍾祥被聯合國老齡所和世界老齡化長壽專家委員會認證為「世界長壽之鄉」。

鍾祥市代表景點

明顯陵、黃仙洞、彭墩鄉村世界、莫愁湖、大口國家森林公園、元佑宮等。

鍾祥市名優特產

蟠龍菜、米茶、野生葛粉、舊口砂梨、石牌香乾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uxGFWwBmyVoG_1ZjUs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