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抗戰片的朋友,一定不會錯過李幼斌版的《亮劍》,在小編的印象中,似乎也是從這部劇開始,喜歡上了抗戰時期的片子,但奈何迄今為止在小編的心裡仍然沒有一部電視劇與之相比,據可靠數據,這部劇從首播到現在已經重複播放了三千餘次,可見觀眾對這部劇的喜歡,這僅僅是在電視上的重播次數,那麼網絡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溫的人,一定也不在少數,就像小編!
《亮劍》成功是成功,當年一播出,就出現了一片「亮劍現象」,即便是今天很多企業管理裡面,仍然推行亮劍精神,「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好像成了很多公司銷售團隊的口號,所以這部劇里傳播出來的精神,對那些消極怠慢的人是有一定的治癒作用的。可經典歸經典,《亮劍》這部劇有幾個硬傷,作為觀眾不吐不快!
因為經費不足,劇中常常出現一人飾演多個角色的問題,一些小角色就算了,但是一些比較扎眼的角色在這樣搞就有些不太好了,比如這個日本軍官,一開始是坂田聯隊坂田信哲身邊的一個副手,那時候已經被李雲龍的新一團幹掉了,後來又變成了反掃蕩時候日軍騎兵聯隊的隊長,別以為臉上加了一個痣,觀眾就認不出來了,這樣明顯的人物使用重複的演員,也是醉了,如果是小兵就算了,畢竟沒人盯著小兵的臉看。
再一個這部劇的幕後拍攝花絮太少了,在網上搜幾乎就搜不到,很多經典電視劇幕後的花絮也非常有意思,可這部劇卻沒有,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據後來的演員回憶說,當時有一場李雲龍哭魏和尚的戲,那場戲感動了無數觀眾,李雲龍和趙剛的情緒把握的都非常精準,但據說魏和尚的扮演者當時就蹲在邊上嗑瓜子,真的非常想看,當時的花絮是怎樣的,看到如此傷心的李雲龍,不知道張桐心裡是怎麼想的?
還有就是最後強行家了張白鹿這段戲,實在不懂加這段戲的意義何在?難道是為了突出李雲龍的影響形象,故意來場,所有的美女都愛英雄,還是說李雲龍縱然是頂天立地的英雄,也難逃美人關?雖說李雲龍跟田雨之間有些摩擦,但那種磨合每對夫妻都會有,可不至於出軌吧,張白鹿這一段加的確實有些莫名其妙,最後讓人覺得食之無味,卻棄之可惜的感覺。
這部劇有很多短板不足,所以才有了後來的翻拍,結果還是沒能超越這部劇的經典地位,所以這些不足可以認為是瑕不掩瑜,這部劇依然是一部很好的片子,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