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的失敗史:只做低齡化群體動畫作品,最終只能越做越差

2020-09-13     穿越者HARO

原標題:國漫的失敗史:只做低齡化群體動畫作品,最終只能越做越差

國漫曾幾何時一直都是國內動漫愛好者的痛,因為除了靠製作大量低齡化作品完全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作品,而與之產生鮮明對比的就是日本方面優秀作品頻出,儘管當時遠沒有現在可選擇的渠道那麼多,但至少電視台引進的動畫也能夠看得出兩者的差距,談起國漫當時只有一聲嘆息。

現在的國漫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精彩紛呈,哪怕放到一起與日漫對比也並不會有讓人不適的感覺,當然日漫整體水平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國漫的進步也是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黑歷史,而這段黑歷史就是過去一直無法擺脫的「低齡化」。

假如有朋友平時看動畫會看開頭的話,都會留意到在基本上每一部動畫開頭必然會有一個備案號,也就是說這套動畫能夠被看到必然就需經過某局的審批,過去的問題就在於某局的甚至是掌控了整個行業的方向,其實也就是某些人的意見決定市場發展,這顯然就是嚴重違反市場商業的運行,當國內動漫被定性為只對低齡兒童觀看的話那基本上行業的風向也就被定下來,至於是不是符合觀眾的需求那就是後話。

動漫相對於影視劇並沒有什麼話語權,當時的也沒有太大的商業價值,但跟著上面的意思走也總得能夠混口飯吃,幾乎可見早年的動畫都是清一色的低齡化作品,甚至幾個動畫製作公司在這一片領域相互比拼得異常燦爛,相互在搶奪這一塊小得可憐的蛋糕。

不過做動畫也是一盤生意,肯定沒有一家公司願意當慈善事業來做,當利潤得不到保證的時候就自然會想出各種辦法,於是有一段時間那些動畫的質量也完全得不到保證。

但沒有關係,這些小朋友完全沒有接觸過任何高質量的作品,質量差一點好一點對他們來說也沒有任何概念,只要能夠看出個大概那就算是完成了,估計那些公司也在暗暗自喜小朋友真的沒有太多要求,而然不是那麼好騙的大朋友看著這些情況真的是痛心疾首。

而然掌握著輿論權的動漫愛好者並不能對這種擺爛的行為形成有效的壓力,畢竟也是出於熱愛動漫更何況是自己國家的動漫,肯定是希望國漫可以做得出適合所有人觀看的作品,而不是只給小朋友看,假如這樣下去國漫絕對是毫無生命力可言,「低齡化」的標籤永遠無法撕去,結果最後只會是越做越差到了只要能看就無所謂的地步,畢竟他們觀眾的對象也就只是剛剛會轉電視頻道的人。

當然後來國漫能夠有今天的進步,最重要的一點依然是政策,只要政策的扶持本來就是一個朝陽行業不能夠發展起來才怪,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處理,更多的放權帶來更大的自由度,國漫真正的發展可以說就是從這一刻存積起資本。

現在電視上依然是被只播放比較低齡化的國漫,但這已經不是太大問題,真正適合所有人觀看的國漫作品已經在網際網路上茁長成長,毫無疑問中國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成功為國漫的發展提供了最堅實的平台,既不違反政策也同時提供較為寬鬆的條件,網際網路和電視兩個平台相互分離共同促進的國漫的發展,一直缺失的全年齡部分終於在網際網路上得到補完。

真正可以促進國漫發展的無疑就是商業化,由商業市場來發展一個行業才是合符商業邏輯,儘管商業化對比起日本那邊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但至少已經站在發展的道路上,假以時日應該會找到最適合國漫發展的道路。

從時間軸來說國漫在2000年的前部分已經開始有擺脫低齡化標籤的跡象,後面的幾年已經出現有適合全年齡的動畫作品出現,2010年國漫進入了真正能夠和日本動漫較一下勁的時期,毫無疑問2020後國漫真絕對是更加值得期待,「低齡化」的黑歷史已經算是一去不復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tZCiXQBURTf-Dn5eKA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