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 想不想親手做出你靈魂的星雲?暨《星體藝術史》北京分享會

2020-09-08     elvita威生活便簽

原標題:9.12 想不想親手做出你靈魂的星雲?暨《星體藝術史》北京分享會

我們的靈魂能被看到嗎?我們能將靈魂裝入培養皿嗎?想不想嘗試親手做出你靈魂的星雲?「創造你的靈魂星雲」冥想創作工作坊將會為你揭曉!

9月12日,藝術家劍辰以及知名音樂人星宇,將在2020 ART POWER 100無界藝術季暨漢儀·藝術發現展「藝術+」沙龍帶來一個極其特殊的「創造你的靈魂星雲」工作坊。每個參與的朋友將伴隨著星宇的現場即興音樂進入冥想。冥想後,每個人將拿到一個培養皿,並用劍辰準備好的「靈魂超市」中的各種奇怪材料創作出自己的「靈魂星球」,最終這些靈魂星球將彙集成一個完整的作品,成為2020年你和劍辰、星宇的獨特記憶。

活動主題

《星體藝術史》新書分享會

暨創造你的靈魂星雲——冥想創作工作坊

活動嘉賓

朱劍辰

藝術家,設計師,藝術史作家

李星宇

獨立音樂人,聲音藝術家

原暢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史博士

文化遺產保護策劃人

活動時間

9月12日周六

[上半場]

14:30-15:30

創造你的靈魂星雲 工作坊

星際票59元

[下半場]

15:40-17:00

《星體藝術史》北京分享會

免費入場

掃碼報名

開啟你的靈魂SHOPPING

地點

昆泰·嘉瑞文化中心

北京市朝陽區啟陽路望京東園四區3號樓

同時,這也是劍辰的新書《星體藝術史》在全國巡迴簽售後,回到北京的第一站,在這裡將會進行圖書的分享。最終互動和簽售環節,還有3D明信片,幸運吊墜,宇宙風PVC包相贈。本站現場還邀請到了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的博士原暢,來和劍辰聊聊這本書創作的歷程。

活動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為「創造你的靈魂星雲」工作坊,只需49元就可以留下你這個夏天最獨特的記憶;下半場為《星體藝術史》分享,所有嘉賓都可以免費參與。

上海衡山和集

深圳空體

【其他城市發布會現場】

成都方所

什麼是星體藝術史

「我們是不是都在朋友圈/微博扮演著另一個人?」「人工智慧會不會取代藝術家?」「蘋果公司代表的『扁平化』潮流還能吹多久?」「為什麼中年男人喜歡玩石頭?」......

這些答案都在朱劍辰所著的《星體藝術史:隱形的Z軸》中。這本書由本書由著名藝術家徐冰作序,並獲得草間彌生、奈良美智、埃利亞松、傑夫·昆斯、阿布拉莫維奇、杉本博司、村上隆等國際重磅藝術家官方授權。

講起藝術,似乎總要尋找一個坐標,東方的、或者西方的;當代的、或者古代的,有沒有一個方式,可以打破這些固有框架?藝術史可以從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出發嗎?朱劍辰所著《星體藝術史》或許可以讓你重新思考藝術是什麼,並讓你理解藝術是如何和人的精神性乃至靈魂連接的。《星體藝術史》以十個行星為原型重新編寫了藝術史,不再以地域和時間來劃分,這就突破了一個藝術史的關鍵問題——長期以來的西方中心論。

著名藝術書家徐冰評價該書「從自然、人的原本出發,藉助星體理論對「藝術」做細緻的比對,尋其「法像」與「真像」……像是給看似有序的文化生態輸入了一個新的序列。」

嘉賓簡介

朱劍辰

JANSWORD ZHU

藝術家,設計師

藝術史作家

著有《星體藝術史:隱形的Z軸》,該書由著名藝術家徐冰作序。將星體文化與藝術史結合,以全新的切入點統合和梳理藝術史。全書獲得了阿布拉莫維奇、草間彌生、村上隆、奈良美智、埃利亞松、傑夫昆斯等70餘位國際和國內藝術家的官方授權。

Gucci品牌合作藝術家。星巴克、成家班合作設計師。作品在日本國立新美術館展出,並獲得日本H.A.C財團的新銳藝術家獎。

獲得德國IF獎、德國紅點獎、台灣地區金點獎、義大利A獎最高獎項鉑金獎、美國Graphis金獎五大國際獎項。

畢業於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視覺傳達系MFA(藝術碩士)。歸國後開設光子視覺設計事務所。擅長通過解構與實驗探索中間態的造形語言。涉獵領域包括空間藝術指導、文化藝術項目視覺概念到高端消費品設計。

李星宇

Li Xingyu

獨立音樂人

聲音藝術家

通過個人音樂人項目「鯨⻥⻢戲團」,已發行4張錄音室專輯(至20年2月),EP單曲及跨界創作專 輯不計其數。以個人名義還發起藝術項目「52Hz聲音館」,旨在發掘「音樂」之外的聽覺藝術空間,首個 子項目「亞⻢遜尋聲計劃」廣受關注。2018年發起尋聲⻄遊記項目,在新疆多地記錄⺠間音樂並打破傳 統作曲方式即興錄製融合⻛格音樂作品。07年起,作為聲學空間設計師,參與設計錄音棚及各類聲響 設施及建築100餘座,遍及中國各地。

原暢

Yuan Chang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史博士,獨立學者

當代藝術策展人,文化遺產保護策劃人。立足當代生活,踐行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與展示。應用最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力求為文化遺產與當代藝術創建對話,在官方文保事業與民間藝術活動的表達中充當橋樑。

現就職於專攻文化遺產科技保護與人文展示的輕洲科技,曾任職於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國美術館學術部等。是北京行又行藝術空間的創始人兼藝術總監、央視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美術篇第二季撰稿人、藝術史論類專業英文圖書譯者、獨立策展人。

在音樂及當代視聽藝術跨界領域也有涉足,是國家大劇院青年室內合唱團女高音、獨立音樂人李星宇藝術項目「52Hz聲音館」的藝術顧問。

持續加載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tLDbXQBURTf-Dn5Ml1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