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博士論文致謝走紅後,本人回應了:寒門逆襲,是最大的捷徑

2021-04-20     世界華人周刊

原標題:中科院博士論文致謝走紅後,本人回應了:寒門逆襲,是最大的捷徑

近幾日,一篇博士論文的致謝詞多次登上微博熱搜。

並非是因為它出自名人大家之手,也不是因為它的語言有多麼精彩華美,而僅僅是因為它的真誠。

「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博士論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載求學路,一路風雨泥濘,許多不容易。如夢一場,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團聚過……」

年少家貧,母親離家出走,父親車禍去世……接踵而來的災難,是他青春的底色。

若是常人,能好好活下來已是艱難。

他卻一路讀到了博士,成為時代的佼佼者。

而所有的心路歷程,都被寫進了這篇畢業論文的致謝詞里。

出身寒門的辛酸苦楚,努力上進的頑強不屈,讓每一個經歷過苦難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這篇致謝詞的作者是黃國平,中科院工學博士。

黃國平

1、

「寒門難出貴子」,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個普遍論斷。

階層固化、內卷嚴重,中產階級傾其所有也要加大對孩子的教育投資。有的孩子還沒有上小學,興趣班就已經報了五六個。

孩子們之間比拼,早已不是單純拼各自的天資和努力,而是很大程度上依賴家庭的付出和投入。

在這種情況下,農村的窮孩子幾乎處於絕對劣勢。

黃國平舊居

黃國平卻讓所有人看到,即使是在最糟糕的處境,也依然可以創造奇蹟。

他出生於1987年。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他的父親嗜酒如命,一有錢就要拿去換酒喝。

今朝有酒今朝醉,至於妻兒的生活,都是被拋諸於腦後的。

對於貧寒的農民家庭來說,有這樣一位男主人,簡直是一場災難。

母親則常年體弱多病,在貧苦的生活中掙扎著。

黃國平的伯父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說了一個細節,在黃國平小時候,他的父母給他喝麥糊糊都會擔心麥糊糊放多了。

黃國平伯父接受採訪 圖源:封面新聞

貧窮如斯,絕望如斯。

黃國平的母親終究是忍受不了,選擇了離家出走。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

在他幼年的記憶里,母親只留下模糊的背影。

父子之間相依為命,日子卻還是沒有一點溫情。

黃國平沒有錢交學費,自己去河裡抓黃鱔。辛辛苦苦抓了幾天之後,卻發現自己抓到的黃鱔,都被父親偷偷賣掉了換酒喝。

「人後的苦尚且還能克服,人前的尊嚴卻無比脆弱。」

因為交不起學費,他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被老師叫到教室外面去約談。

少年敏感的自尊,早已經是千瘡百孔。

2、

天無絕人之路。

黃國平的幸運之處在於,上天在給他的人生設置了hard模式的同時,也賜予了他聰明的頭腦。

從他上學開始,每學期都會拿回來一張獎狀。

對農村情況比較了解的人都知道,每家每戶都喜歡把孩子的獎狀貼在牆上。在黃國平的家中,獎狀就像壁紙一樣,貼得密密麻麻。

這些獎狀,是黃國平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也正是學習成績的極度優秀,讓他收穫了溫暖和感動。家庭中所缺失的,在學校和社會並沒有缺失。

這是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信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對於聰明優秀的孩子,總是懷著溫情與善意。

哪怕這個讀書人和自己沒什麼血緣關係,人們也總是想拉他一把。

黃國平即將讀高中的時候,他的一位初中老師親自帶著他去高中報到。

這位老師非常了解黃國平家中的情況,想儘自己所能幫幫他。

老師詳細地向高中的班主任說明了黃國平的困境。

黃國平中學班主任 圖源:封面新聞

高中的老師們也很同情這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向學校申請免除了他的學雜費。

學費的問題是解決了,可是吃飯還是個大問題。

每天吃飯都得用現金,高中的課業又十分繁重,黃國平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兼職賺錢。

指望他的酒鬼父親每個月定期給生活費,顯然是不太現實的。

學校食堂一位姓胡的承包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胡老闆不但讓他免費在食堂吃飯,周末的時候還會讓他到自己家裡去改善伙食。

不久之後,他的父親似乎也良心發現,選擇了外出打工,多賺點錢貼補家用。

一切似乎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正在黃國平的人生看到一點微光的時候,老天又毫不猶豫掐滅了它。

他的父親死了。死於突如其來的車禍。

3、

黃國平成為了事實意義上的孤兒。

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父母在時,人生尚有來路;父母去後,人生只剩歸途。」

父母的離去,會給人一種滄桑感和疲憊感。對於尚未成家的少年來說,尤其是如此。

似乎天地之間,沒有什麼人可以依靠。

儘管父親不靠譜,但是至少在遇到重大困難的時候,是心裡的一種底氣。

如今,這唯一的底氣也消失了。

黃國平選擇的是拼了命地學習。家中的變故他並沒有和老師說,而是默默把所有痛苦都轉化成為了力量。

他生活的那個小村莊,坐車顛簸兩個半鐘頭,才能抵達最近的小縣城。

而他想要去的遠方,如果不拼盡全力,就只是妄想。

第一次高考,他考上了一所普通師範類院校。

很多人都認為這樣就已經夠了。

一個窮人家的孩子,畢業之後成為老師,端上公家的鐵飯碗,一生也就有了保障。

黃國平卻咬牙選擇了復讀。

他的目標明確,一定要上好大學!

只有好大學,能夠徹底改變命運,能夠不辜負自己受過的苦難。

第二次高考,他如願考上了西南大學。此後,人生真正迎來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2017年,他拿到了中國科學院的工學博士學位。

中國科學院大學流傳著這樣一段話:「我們不會讓任何一個有志氣的孩子因為錢的原因讀不起書。歡迎報考中國科學院大學。」

越往後,黃國平的人生越順遂。

如今,黃國平已經是騰訊公司人工智慧的高級研究員。

4月19日,黃國平回復網友的一封信

4、

哲學家尼采曾經說過:「在自己身上,克服這個時代。」

克服這個時代的不完美,克服這個時代的不公平。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有的人就出生在羅馬,有的人卻要翻山過海才能抵達。這是赤裸裸的現實。

這個時代,寒門子弟逆襲的例子數不勝數。

還記得北大才女劉媛媛嗎?

劉媛媛

她曾在《超級演說家》的舞台上描述自己的家境:「我們家都不算寒門,我們家沒有門。」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不同,有些人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有些人出生連爸媽都沒有。

但她用自己的努力與聲音告訴世界: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

2012年,劉媛媛考取北大研究生,2014年,榮獲《超級演說家》第二季冠軍。

如今她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成為一名CEO,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

黃國平和劉媛媛們,拿到的是一手爛牌,但是他們用自己的頑強和聰明,把這副牌打好了。

然而,卻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堅韌和勇氣。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每天刷一刷微博,就能感受到因為貧富差距、社會地位不同、性別不同而引發的矛盾對立。

攻擊與謾罵每日可見,侮辱與抱怨隨處可聞。

我們見到了太多不如意的人,生來就處於社會的底層,將生活的苦楚都歸咎於命運的不公。

可是,寒門貴子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人生還可以活出這樣的風采。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堅定不移地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劉媛媛說:「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門的,我們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黃國平同樣如此,他也是肉體凡胎,也有過困惑痛苦的時刻:

「我也記不清有多少次因為現實的壓力而覺得自己快扛不下去了,這一路,信念很簡單,把書念下去,然後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但是信念感支撐著他走了下來。

他們取得了成功,也給了無數困頓中的人希望。

我們都看到了,即使是在黑暗的泥沼之中,也能一步步邁向太陽。文/顧景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n4M8HgB9EJ7ZLmJwbM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