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話:囟㞗八叉

2019-10-06     洛陽車人

河南人拍的電影《鬧著玩兒的》有一段主持人給鄉長的普通腔說河南話:囟㞗八叉,讓人忍俊不禁。實際上是那個主持人不懂河南話…

這是一句河南土語,也是洛陽話,常說唄。認真看就發現電影上也打錯字了。再一個,怎麼解釋這句土語呢?

「信球」的寫法是錯誤的,這個說的是腦子壞了,像雄性的生殖器……信啥?球啥?沒關係的,無非就是根據發音的胡亂填字。

囟㞗:囟門壞了,腦子傻了,如㞗一樣。這是粗語,不文明,可必須得這樣寫才對。

八叉:本來是好話,語出: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四:「﹝ 溫庭筠 ﹞工於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後以「八叉」喻才思敏捷。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 張錫 ﹞天資俊拔,下筆成文,誠八叉七步之才也。」

我們木匠都會做「八叉凳子」吧?據說還很有難度。

四仰八叉:是成語,指人仰面朝天躺在地下,四肢分開不雅觀的姿態。這樣的人還不少,野地里睡覺,就是這樣。這我們得看條件,看環境,出力人與官員或文化人看問題的態度不一樣。

河南土語「囟㞗八叉」說狀態就是傻乎乎的躺在大街上或在人多的地方躺下,不雅唄。

這句話後來也延伸了,說話不看場合,不講方式,胡亂噴、亂髮言的人也可定義為:囟㞗八叉。

網絡上也有這樣的人,說話顛三倒四,毫無邏輯的亂噴也可就是:囟㞗八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kUZpW0BMH2_cNUgV6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