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國買家瘋搶日本盆景?日本盆景好在哪?

2020-03-23   盆景觀世界

如何評價中國買家瘋搶日本盆景?日本盆景好在哪?

盆景起源於中國,人類社會歷史長河中,原始時期,人類群居大自然,並依賴大自然。隨著人類文明發展,集居城市的人們,雖身居城市,仍然眷戀、酷愛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在中國文化(思維)影響下,為尋求「人與自然和諧」,產生「囿、台」(狩獵、游賞、通神場所),發展形成「自然山水園」;產生「繪畫」,發展形成「自然山水畫」;產生「盆栽」,發展形成「盆景」。三者隨著人類的社會活動、經濟發展、文化提高,而相互滲透,相互借鑑,相互提高。 據現知考古、文獻考證: 中國盆景起源於東漢(公元25-220年),出現觀賞植物形象美的植物、盆盎、幾架三位一體的盆栽。 早在公元前1萬年至4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的祖先已將植物栽入器皿,觀賞植物形象美。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那麼近幾年中國盆景人為什麼瘋搶日本盆景呢 ?

首先是成熟度

中日現在盆景的區別首先體現在成熟度上。從素材來說,除去山采野樁不算,作品的成熟度也就是盆齡,一個25年盆齡的成型作品很難與60年甚至100年盆齡的作品比成熟度。你再養30年,別人也增加了30年,這30年的差距在作品 上一定有所反映。 出於一些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中國盆景盆齡悠久的十分稀少,相反日本,德川家光的遺愛五針松,皇居的真柏,動輒五百年七百年,民間也有大量數代百年的作品。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化層面上,日本盆栽在全球的傳播並不只是簡單的舍利干神枝的技術解說,他們有一整套的日本國風文化體系特別是「WAB1-SAB1」。即:削減到本質,但不要剝離它的韻,保持乾淨純潔但不要剝奪生命力。通過近百年的傳播,日本國風文化中的WAB-SAB1已經成為中國之外幾乎全球盆景國家的盆景文化心靈導師。可今天的中國盆景人有幾個知道什麼叫WABI-SAB1?更難得的是:我們一直困惑於像「意境」這樣的詞如何解釋給外國人,但日本的WABI-SAB恰恰就是一個沒有官方解釋的詞。日本人自己甚至認為,為了更全面地表達這個詞的外延含義,日本就不應該對外解釋這個詞,讓人們在想像中去領悟這個詞更有利於對這個詞的理解。而如今,WABI-SAB早已經成為日本傳統文化中的標誌性哲學觀,它在日本所具備的主流美學權威性如同古希臘在歐洲美學裡的主流核心價值觀。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技法上,國人對日本盆栽的呆板的三角形的固定印象其實多少帶有一點對日本盆栽早就具備的創造性的忽視。日本的三角形確實存在於國風展這樣的主流的商品化收藏市場的領域,但日本一部分真正藝術化的作品往往是你在國風展上看不到的,這些作品的結構和透視與四維空間的創造性和創意水準其實遠高於全世界絕大多數盆景國家的一流水準。其實公平地講,很多日本盆栽作品具有創意精神的世界級巔峰作品。你可以不同意這點,但你不能說全球盆景人全都是傻瓜。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最後說回中國買家瘋搶日本盆栽的事,日本盆栽高度產業化很多年了,在歐美和亞太很多國家,要買盆景,特別是中,大品成型精品,首選地就是日本,為什麼每次國風展全世界會來那麼多觀眾?他們只是來看盆景?其實很多人是來買東西的,特別是中國人,早已成為日本盆栽的第一賣家,為什麼,因為東西確實好。否則為什麼拿真金白銀來換?重點在於,中國盆景的交易主要發生在非批量化交易的國內領域,出口的小盆景也有,但和日本的微型盆景單品價格相比,賣的是勞動力而不是產業化技術的增值溢價。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當然我們中國盆景文化博大精深,盆景起源於中國,我們中國也有很多出名的盆景大師 ,有潘仲連、趙慶泉、胡榮慶等,他們始終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為己任,塑造出很多有名的作品。

潘仲連作品:橫空出世


胡榮慶作品:碧空清影

趙慶泉作品:入雲

看完本篇您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和看法嗎?您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歡迎你您在評論留下您獨特的想法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