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日),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天府文化研究院主任譚繼和在雙流區圖書館舉辦了一場以「優越秀冠的天府文化與文創之港解玉雙流」為題的講座。
講座會上,譚繼和表示「天府」這個詞出自《周禮》,由於李冰治理都江堰,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到了西漢時期,人們用「天府」指成都。最初,除了成都平原,還有關中等多處號稱「天府」。諸葛亮著名的《隆中對》中有「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從此「天府之國」就專屬於成都平原了。除此之外,講座還圍繞天府文化特色、從傳統到轉型創新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雙雙在現場看到,雖然講座已超時,但結束後不少同學依然捨不得離開。
來自武漢的大二學生陳曉明說,「到成都求學是因為對這座城市的喜愛,今天聽了譚老師的講座,天府文化深深把我吸引住了,讓我重新認識成都的魅力,畢業之後打算留在成都發展。」
來自四川大學的學生李四貴表示,聽了講座之後,對天府文化有了深刻地了解,對天府文化獨特的魅力以及幾千年的傳承和發展讓他驚嘆和感動。
【來源:空港融媒 記者:劉賢虎 編輯:劉婷 審核:周星雲】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本地新聞,請關注「雙流發布」今日頭條號或下載「空港融媒」APP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jIsxW4BMH2_cNUgiZx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