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大家聊完了安徽的太和,今天換個省,聊江蘇省南京市的南大門溧水縣,其立縣的時間放在中國5000年歷史中很年輕!
隋朝的時候才正式立縣
,以溧水的名字,載入史冊,在此之前,都是周邊縣的轄地,秦始皇一統天下,中國第一次全國範圍劃分行政區,溧水地區歸屬於溧陽縣,此後歷朝歷代大致延續,直到隋朝!
當時中國剛剛經歷百年混戰的南北朝時期,在此期間,除了各式各樣的地方政權相互征伐,大致還可以分為南北對抗,北方是胡漢混居,南方則是漢人為主,最後北方的隋朝完成了天下大統。
然而雖然隋朝征服了南方政權,但南方地方勢力並沒有認輸,它們始終認為隋朝是胡人政權,常常聚在一起密謀,要將隋朝幹掉。
對於這些不穩定因素,隋朝中央也很清楚,但考慮到新王朝剛建立不久,大開殺戒的話,將落個濫殺無辜的惡名,加劇南北矛盾,得不償失。
為此選擇了相對溫和的做法,在南方地區大刀闊斧的改革行政區劃,從既得利益的源頭,重新劃分利益蛋糕,培養新的既得利益體,平衡地方勢力。
從而達到瓦解地方發對聲的目的,而溧水地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隋朝中央將溧陽縣拆分,將其西北境的地盤重新規劃為溧水縣。
後來蒙古人崛起,入主華夏大地,溧水縣一度升級為州(地級市),但是不久元朝就被漢人推翻,漢人重新掌權華夏,民族英雄朱元璋將首都定於南京,因為隔南京太近,又被將回縣。
同時這一時期,也發生了此縣建立以來最大的歷史事件,開鑿胭脂河連通兩浙地區的漕運,使南方富饒地區的財富,能夠順利抵擋但是的首都南京。
這次河道的開鑿,朱元璋是交給了大將李新來執行,由於所經之地都是石質堅硬的區域,整條河道耗時十年之久,約有1萬勞動喪命,這可謂是明朝時期死亡率最高的工程。
在今天溧水城區的西邊區域,還能找到當時工匠的智慧結晶,一座天然巨石的石橋,工匠們直接從一巨石中間中空鑿出巨洞用作河道,形成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天下奇觀。
時間轉到2013年,經過相關部門審批,溧水撤縣立區,成為南京城的一部分,並開始承接南京產業轉移,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
其中溧水白馬鎮更是成為了由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等數個部門欽定的全國重點鎮,江蘇省更是有意將其打造成中國農業「矽谷」。(袁載譽)
配圖來源網絡,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繫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