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球之鄉——湖北省京山市

2019-07-20     湖北膠帶批發

京山,湖北省直轄、荊門市代管縣級市 ,武漢城市圈觀察員 ,素有「鄂中綠寶石」之稱 ,地處湖北省中部、大洪山南麓、江漢平原北端,東為安陸、應城市,南臨天門市,西連鍾祥市,北接隨州市,介於東徑112°43´-113°29´,北緯30°42´-31°27´之間,是「武漢城市圈」「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中國農谷」戰略三圈建設唯一同時覆蓋的地帶。

京山市版圖總面積3520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下轄14個鎮,全市戶籍總人口71萬人。2017年,該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3.24億元。 京山處於鄂中丘陵至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主要有低山、丘陵、崗地和平原四種地貌類型;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

京山市因城東「京源山」而得名,在新石器時代誕生了「屈家嶺文化」,西漢末年爆發了「綠林起義」 。梁普通年間置新州;西魏和唐初置溫州,以境內湯堰溫泉得名。 隋大業三年(607年)始稱「京山縣」,縣名一直沿用。2018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京山正式撤縣設市。

京山市為國家級生態縣 、全國文明縣城 、國家園林城市 ,是中國網球之鄉 、中國觀鳥之鄉 、中國輕機名城 、中國最美縣域之一 ,也是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和十佳生態休閒旅遊城市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 。境內有以鴛鴦溪、綠林寨、美人谷、空山洞等為代表的旅遊景點和國內罕見的中高溫性含氟硫酸鈣型弱放射性氡溫泉。

2018年,京山市當選中部百強縣(市),位列中部第37名,湖北省第9名。

歷史沿革

石器時代,京山市境先民繁衍生息,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史前文化。屈家嶺出土的古文化遺存表明,公元前3000年至前2600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已掌握較為先進的生產技術,主要生產活動有水稻種植、家畜家禽養殖、制陶和手工紡織等。

公元前770年前,京山市地屬西周中心區域。

春秋時期,京山市地屬楚,部分地區一度為鄖子國屬地。

戰國時期,京山市地仍屬楚。據《史記》記載,秦昭襄王八年(前299),「秦使羋戎攻楚,取新市」。新市為聚落名稱,是京山市境內最早見諸文字的地名。《宋淳熙富水郡志·京山市輿圖》標註在今三陽鎮康家塝一帶。

秦設郡縣,縣地屬南郡。

西漢,北境大富水流域屬安陸縣;南境溾水流域屬雲杜縣,縣治在今城區新市鎮。

東漢初,大富水流域從安陸縣析出,立南新市侯國,治所在杜城(今宋河鎮秦關);南境雲杜縣依舊。

三國時,縣域地跨魏、吳,北境南新市侯國改稱南新市縣,屬魏國荊州江夏郡;南境雲杜縣屬吳國荊州江夏郡。

晉歸一統,大富水流域仍設南新市縣,南境屬雲杜縣,二縣同屬荊州江夏郡。晉惠帝元康九年(299),分江夏郡西部置竟陵郡,南新市縣、雲杜縣同屬竟陵郡。

南北朝劉宋時,南新市縣改稱新市縣;雲杜縣北部(今縣東南一帶)析出,設新陽縣,新陽因在新市之南得名,縣治在今新市鎮。新市縣、新陽縣同屬郢州竟陵郡。

齊後,戰亂頻繁,建置混亂。

梁普通年間(520—526)置新州,並置梁寧郡,州、郡及新陽縣治所同在今新市鎮;北境新市縣仍屬郢州。

西魏廢帝三年(554),改新州為溫州,以境內湯堰溫泉得名;改新陽縣為角陵縣,縣治在皂角鎮(今 天門市皂市鎮),屬宜人郡;後又分角陵縣西境置盤陂縣,縣治在盤堰畈(今永興鎮盤堰畈),屬梁寧郡;改新市縣為富水縣,又置富水郡,郡、縣治同在杜城。

隋初廢郡,角陵縣、盤陂縣、富水縣並屬溫州。大業三年(607),廢溫州,並角陵、盤陂二縣設京山市,今縣域為京山市、富水二縣分轄,同屬荊州安陸郡。京山市因縣城東有京源山,省「源」字而得名。

唐武德四年(621),重置溫州,州治設京山市城(今新市鎮),轄京山市、富水二縣。貞觀十七年(643)廢溫州,二縣改屬郢州。州治初設京山市城,不久移長壽(今鍾祥市郢中鎮)。天寶元年(742)改郢州為富水郡,乾元元年(758)復為郢州,京山市、富水隸之。

宋乾德二年(964),裁富水縣歸京山市,屬郢州富水郡。自此,京山市統領今域。

元初至元十二年(1275),縣隨郢州歸元,此前,縣治因戰亂遷至漢江邊,至此還故治。至元十五年,郢州改為安陸府,縣屬安陸府。

明洪武初年,縣屬湖廣布政使司安陸州。洪武二十四年(1391),改屬河南行省,未幾還屬。嘉靖十年(1531),安陸州改為承天府,縣隨屬。崇禎十六年(1643),李自成起義軍占領縣城,在此建立農民政權二年。

清順治二年(1645),承天府改為安陸府,縣屬安陸府。

民國初屬襄陽道。1932年屬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1936年屬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京山市南部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曾在雁門口台嶺建立京山市蘇維埃政府。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占據京山市城及交通線,建立偽政權6年,縣域農村與周邊鄰縣分別建立京北、京鍾、天京潛、京安等縣抗日民主政府。

解放戰爭時期,分別建立京北、京應、京鍾隨、京安應、天京潛等縣級民主政府。

1949年6月,京山市全境解放,撤銷各臨時縣政權,恢復京山市建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縣屬湖北省荊州地區。

1994年10月,荊州地區與沙市合併為荊沙市,縣屬荊沙市。

1996年12月改屬荊門市。

2018年2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京山縣,設立縣級京山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京山市轄新市鎮、永興鎮、曹武鎮、羅店鎮、宋河鎮、坪壩鎮、三陽鎮、綠林鎮、楊集鎮、孫橋鎮、石龍鎮、永隆鎮、雁門口鎮、錢場鎮等14個鎮,京山市人民政府駐新市鎮城中路473號。

地理環境

京山市地處湖北省中部、大洪山南麓、江漢平原北端,東為安陸、應城市,南臨天門市,西連鍾祥市,北接隨州市。全市版圖總面積3520平方公里,介於東徑112°43´-113°29´,北緯30°42´-31°27´之間。

地形地貌

京山市處於鄂中丘陵至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由 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處為西北部與隨州市交界的山峰娘娘寨,海拔950.2米;最低處為永隆河潘家灣河床,海拔27米。大洪山南脈入境後,形成香山、許家寨、王家大山、龍鳳寨、虎爪山五條主要山脈,向東南延伸,與江漢平原相連,形成低山、丘陵、崗地和平原四種地貌類型,各占總面積的46%、21%、29%、4%。

氣候

京山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間有冷害;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勻,常有旱澇發生;氣候年差較大。年平均氣溫16.3℃。極端最高氣溫40.3℃,極端最低氣溫-6.2℃。山地、平原溫差明顯,無霜期223天—243天,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108千卡/平方厘米—110千卡/平方厘米,日照總時數1970.5小時,日照百分率46%。日照時數低山丘陵稍多,平原略少;夏季多、冬季少。年平均降水量1179毫米。夏季降水量約占全年的41%—45%,冬季占7%—8%,春季占28%—32%,秋季占18%—20%。年降水量水平分布,東部邊緣略多,北部、西部略少。年降水日數104—130天,主要集中在春季和梅雨季節,4月最多,1月最少。暴雨主要集中在5—9月,6—7月最多,6月暴雨中,南部多於北部,7—8月暴雨北部多於南部。

水文

京山市境內有大小溪流500餘條,其中長10公里以上的60多條。該市沒有客水經過,所有河流都是河源。主要河流有漳水、大富水、京山河、永隆河。漳水發源於市北三陽鎮,沿京山、隨州、安陸交界處向東南注入溳水,境內主河道長42.3公里,流域面積170餘平方公里。大富水發源於隨州境內大洪山南麓白龍池,自西北向東南縱貫京山北部五鎮,入應城市後注入漢北河,境內河道長107.5公里,流域面積1255平方公里。京山河發源於市北楊集,縱貫京山中部五個鎮,東南流入天門市後匯入漢北河,境內河道長83公里,流域面積624.5平方公里。永隆河發源於孫橋盤蛇觀,西入鍾祥後向南折轉,沿京山與鍾祥、天門交界處下流,經天門、漢川入漢水(入天門市境後稱天門河),境內河道長49公里。

自然資源

京山市境內岩溶水儲量豐富,泉水出露較多,古有「七十二名泉」之說。據省水文地質大隊資料,市境有大小泉眼239處,總溢出水量9835.41立方米/小時,其中時溢出水量36立方米以上55處。在主要泉眼中,有20處最為著名,分別為:四股泉、新羅泉、仙女泉、小泉、蓼葉泉、五泉、腰磨泉、馬刨泉(楊集)、大河泉、大泉、洪泉、珍珠泉、烏龍泉、老壋泉、龍洞泉、白馬泉、火龍泉、老林洞泉、帥家泉和馬刨泉(新市)。四股泉又稱師故泉,為群泉,位於宋河鎮四股泉村左家畈,距城東北21公里,是境內時溢出水量最大的泉,出水量2160立方米/時。境內有溫泉5處,分別為湯堰溫泉(新市鎮)、白鴿灣溫泉(楊集鎮)、張楊畈溫泉(曹武鎮)、王集溫泉(石龍鎮)、綠水堰溫泉。

京山市礦產種類較多,礦產資源較為豐富。1959年以後,地質礦產部門多次普查踏勘,探明境內礦藏以非金屬為主,有少量銅、鐵、鉛、鋅等金屬礦藏和煤礦。截至2006年底,市內發現各類礦產資源26種(含亞種),查明資源/儲量18種(含亞種);開發利用9種,分別為: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頁岩、建築石料用灰岩與白雲岩、制灰用灰岩、建築用玄武岩與輝綠岩、冶金用石英岩和磚瓦用粘土;發現各類礦產地126處,查明資源儲量100處,包括大型礦床2處,中型礦床5處,小型礦床及小礦93處;開發利用礦區78處,其中中型1處,小型及小礦77處。此外,飾面石材(大理石、板石)等礦種具有一定的找礦前景。

非金屬礦種,主要有石灰岩、矽石、白雲岩、大理石、重晶石、基性岩(玄武岩、輝綠岩)、頁岩、砂岩、滑石、煤、粘土、地熱和礦泉水等,其中石灰岩、矽石、白雲岩、重晶石、基性岩、大理石等六種礦石及粘土,品位高,儲量大,不少出露地表,具有較高工業開採價值,六種主要礦石被稱為「六大石頭」。六大石頭及粘土已被廣泛開發利用。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京山市有各類學校119所,其中高中7所,初中20所,中等職業學校3所,小學及小學教學點57所。在校學生57841人,其中初中10791人,高中6839人,中等職業學校428人,小學24338人。 專任教師4266人,其中初中1158人,高中665人,中等職業學校196人,小學1867人。

體育事業

截至2016年,京山市有體育場2個。2016年,京山市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127次,年末擁有全民健身路徑69條。

截至2019年3月,京山市已在城區建成占地419畝的文峰網球公園、占地100畝的大龍健身廣場,占地1135畝的京山網球小鎮健身中心尚在建設之中;各鎮(區)建成7000平方米以上健身廣場56處。全市386個行政村(社區)配套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及全民健身器材621套,建成全民健身場地2148個,其中標準網球場286片、足球場104個、籃球場360個。

網球特色

京山市是中國網球協會授予的全國唯一「中國網球特色城市」。2017年8月,中國·京山網球特色小鎮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96個運動休閒特色小鎮試點項目之一。

從2012年開始,每三年在京山市舉辦的中國(京山)網球節,是中國唯一獲準保留的網球類國家級節慶活動,被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體育旅遊精品項目」。由中國網球協會、湖北省體育局與京山市共同推出的自主品牌賽事——中國(京山)綠林網球·英雄會每年如期舉辦,總獎金50萬元,成為中國國內業餘網球頂級品牌賽事。

2018年,京山市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京山)網球節、中國(京山)綠林網球英雄會、ITFU18青少年網球巡迴賽等大型品牌賽事;與湖北省體育局共建的湖北省網球學校(京山)9月份正式開學;對全市14個星級體育社會組織進行獎補;對全市14個鄉鎮(社區)配套體育健身器材102套,建成11個新全民健身示範工程項目。

截至2019年3月,京山市擁有286片標準網球場,網球註冊會員3萬餘人,網球愛好者多達8萬餘人,占京山總人口12.30%,平均1800人就擁有一片網球場。

旅遊景點

綠林山風景區、屈家嶺考古遺址公園、虎爪山國家森林公園、太子山國家森林公園、緣匯溫泉度假村、空山洞、美人谷、茶花源風景區、鴛鴦溪、王莽洞風景區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exGFWwBmyVoG_1ZjU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