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防控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隨著復工高峰的到來,各地返程的人員是否需要居家隔離?小區封閉管理是否在全國範圍內普遍施行?小區封閉外賣快遞怎麼辦?
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強基層社區疫情防控有關情況,回應公眾關切。
2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
中國—世衛組織聯合專家考察組將組建 ,世衛組織先遣組10日將抵京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經雙方協商一致,該團組名稱為「中國—世衛組織聯合專家考察組」,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雙方專家就當前疫情形勢和防控情況進行深入交流,為我國及全球各疫情國下一步共同努力開展疫情防控提供意見建議。今天,世衛組織先遣組將抵京,與中方就考察組的具體安排進行討論。我們歡迎包括美方在內的多國專家參加聯合專家考察組。相信經過各方共同商議、充分溝通後,將對考察組在華事宜做出合適的安排。
各地何時恢復婚姻登記業務?民政部:視疫情好轉情況逐步恢復
民政部社會事務司二級巡視員楊宗濤:對正常開展婚姻登記的地方,要求加強對婚姻登記場所的消毒,對登記人員做好監測防護,推廣用電話、網絡、QQ群進行預約登記,採取分批分時段逐日登記辦法,儘量減少人員聚集。
對於已經停止婚姻登記的地方,會視當地疫情好轉情況的變化逐步恢復登記。對這個期間給大家造成的不便請理解。健康和生命是第一位的,只要兩人感情深厚,身體健康,哪天登記都是好日子。
封閉式管理養老機構減少輸入感染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目前,養老機構主要採用了三方面的防控措施:1、加強組織領導,啟動應急預案,要求各級養老機構把防疫作為當前首要工作;2、加強進出管理,採用封閉式管理,減少外部感染源的輸入;3、養老機構加強了內部的防護和服務,讓老人安心。
平均1名社區工作者負責350名群眾
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疫情發生以來,近400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奮戰在65萬個城鄉社區的疫情防控一線,平均6個社區工作者守護著一個社區,每名社區工作者面對350名群眾,任務異常繁重,工作十分辛苦。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社區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面臨一場大考。
加大對危害社區防控行為的執法力度
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要嚴格依法實施社區防控措施,加大對危害社區防控行為的執法力度。非常時期採取非常措施,組織社區開展疫情防控普法宣傳,引導廣大社區居民增強法制意識,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資料圖:社區的工作人員在進出村裡的路口擺放告示牌。泱波 攝
封小區是否在全國推行?
——各地視情況決定 不能阻斷溫情
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小區封閉管理是部分地區在特殊時期進行的一種探索,目的是為了阻斷疫情傳播,尤其是防治重點地區疫情擴散。是否繼續採取這種措施,要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由地方黨委、政府做出決定。
建議採取這些措施的地區,在小區封閉管理的同時,要把居民的需求考慮更周到、把工作做得更細緻,既要保障社區防控到位,又要保障居民生產生活有序運轉,不因封閉管理阻斷社區濃濃的溫情。
資料圖:江西南昌一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禁止外來車輛和人員進入。劉占昆 攝
返程人員要第一時間主動到社區登記
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返程人員應積極配合社區工作,嚴格遵守本社區為應對疫情所實施的各項措施,聽從社區工作人員安排,有發熱、咳嗽等症狀必須及時就診並第一時間向社社區報告。
對於從重點地區返程的人員要實施居家醫學觀察14天,一些地方還明確對不主動申請登記及拒絕接受體溫測量、醫學觀察等防控措施的,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對於湖北以外地區返回的人員是否需要居家隔離14天的問題,各地黨委政府已根據本地區的疫情防控形勢作出了具體的規定,返程人員在到社區登記時,可向社區組織詢問了解。
社區共用體溫計有風險?
——或有交叉感染 多地已採取遠程監測
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社區防控必須講科學,不能用居家防控手段來解決公共防疫問題。各地已經意識到上門體溫排查、共用筆和體溫計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的風險,現在很多地方通過打電話,依託微信群、QQ群、智慧社區客戶端等社區信息平台,與社區居民溝通體溫測量情況。
一些社區已經開始通過掃描二維碼、微信小程序等方式進行實時錄入匯總,最大限度避免近距離接觸產生的交叉感染風險。每一名社區居民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自覺接受不近距離接觸的排查方式,如實反饋個人健康狀況。
小區封閉外賣快遞怎麼辦?——設置快遞外賣配送區域
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小區實施封閉管理要講究方式方法,為方便社區居民線上購置生活用品,部分社區設定快遞外賣配送區域,由快遞員將居民購買的生活用品送至指定區域,並由收件人無接觸式領取,在保障快遞外賣正常配送的同時減少人員聚集。
如果有條件對快遞人員、車輛、物品進行消毒的小區,可履行消毒手續後,允許快遞人員將快遞投入智能快遞箱。
專家:老年人要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盲目樂觀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陳雪峰:老年人要儘量不出門,減少被感染的風險,可在家裡因地制宜地做一些身體鍛鍊,實在需要出門,儘量去寬闊地帶,避免和人近距離接觸。
老年人要看官方新聞,不要輕信和傳播個人轉發的疫情相關信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盲目的樂觀。
專家:有人堅信自己感染新冠肺炎或是「疑病狀態」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陳雪峰:疫情開始以來出現了一些應激反應,有極少數人存在「疑病狀態」。「他堅信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甚至反覆去醫院就診,即使醫生和醫學檢查認為他沒有感染,他也堅信自己感染。」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建議自己和家人認真對待,最好及時到醫院心理科精神科尋求專業幫助,避免長期精神緊張引發不理性行為。部分群眾身體不舒服就懷疑自己患了新冠肺炎,屬於應激反應的一種。
來源:中國新聞網(ID:cns2012)
責任編輯:胡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