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忙於「疫」線無暇照顧 13歲男孩成長為「一家之主」

2020-02-15     浙江新聞溫州

圖為金鑫趁工作空隙,與女兒視頻通話。蕾蕾 攝

快速利落地整理房間、洗衣服、做作業,不讓4歲妹妹脫離自己視線……日前,在溫州市鹿城區家中,獨自陪伴妹妹的13歲男孩小金,忙活起來像個小大人。按他的話說,在缺少父母陪伴的20天內,他已成長為「一家之主」。

「沒有辦法,都是倒逼出來的……」電話那頭,小金的爸爸、鹿城區山福鎮黨委副書記金鑫苦笑著,言語間帶著欣慰。疫情發生以來,金鑫堅守距家35公里外的「疫」線,已連續20天未曾回過家。而孩子的媽媽則是溫州組織系統幹部,戰「疫」打響後,也一直參與防控工作,披星戴月也成了她的常態。

由於媽媽一早出去時,會先燒好早飯,於是,每天起來,小金的任務往往是哄妹妹吃飯,然後自己做作業、打開洗衣機洗衣服,在妹妹發脾氣時,打開電腦播放動畫片進行安撫。在小金看來,這些都不是難事,就是妹妹老纏著他問,「爸爸什麼時候回來」?

這個問題,小金沒辦法回答,妹妹不懂疫情,爸爸讓他告訴妹妹,打完「蝙蝠怪」就回來,可什麼時候才能打完呢?很多次,他打電話給爸爸,爸爸的電話要麼在通話中,要麼摁掉,終於打通時,爸爸的開場白往往是勸他少打電話。

有一次,兄妹倆終於逮住與父親視頻通話的機會。

「爸爸,你戴著口罩,我看不到你,能否摘下來?」視頻那頭,兄妹倆嘟囔著。

「現在這個地方還不行,可以摘的時候,我再回撥視頻給你們。」金鑫匆匆掛斷視頻通話,可不斷忙著手頭事情的他,一轉身,就把對兄妹倆的許諾,忘得一乾二淨。

圖為金鑫在布置工作(靠牆居中者)。謝茜茜 攝

基層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金鑫一開始負責外省返鄉人員排查、協助各個卡口的管控,中間不能出任何紕漏。聯繫單位、安排人手、做好登記……一天下來,整個人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後來,山福鎮成立集中隔離觀察點,並現場建立臨時黨支部。

金鑫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要做的事情更多了:人員安置、物資調配、場地消殺……從2月1日駐紮到醫院以外最危險的地方以來,他既要時刻保持飽滿的戰鬥狀態,又要組織人員做細做實服務。

高血糖的人要另外準備食物,二樓有小孩子哭鬧得想辦法提供玩具,三樓幾位隔離員看起來情緒比較緊張需要專門疏導。「隔離點的事情沒有一件可以掉以輕心。」金鑫要求自己和同事必須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卻沒辦法落實答應孩子「早點回家」的要求。

「回去,也擔心把病毒帶回家,只能盼著疫情快點過去。」金鑫說,讓他意料之外的是,小金竟把自己遭遇寫進了日記,並稱自己已成為「一家之主」,自己和妹妹都很好,讓爸爸注意身體。看到妻子發來孩子的日記,金鑫笑了,眼裡含著淚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cUyR3AB3uTiws8Kf7P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