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集團的主業就是做清潔能源,清潔能源的重點目的主要集中在水電開發上面。我們在海外緊緊圍繞著國家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發揮三峽集團的投資能力、水電的建設能力和水電的運行管理能力,在國外進行水電投資、水電建設和水電站的運行。這一項工作對中國水電走出去,對中國水電的全產業鏈,包括我們的規劃設計能力、建設施工能力、裝備製造能力,都是有很大的幫助、支撐的。我們在海外,目前主要還是圍繞著周邊國家和有水電開發潛力的大江大河,以及水電有優勢資源和優勢能力的這些國家在開展。比如在「一帶一路」上面,三峽集團現在正在投資建設巴基斯坦吉拉姆河上面的兩個梯級電站卡洛特和科哈拉,這兩個電站總裝機加起來將近180萬千瓦,目前正在建設的初期階段。這兩個項目的建設,就是三峽集團投資,採用了中國的設計,也採用了中國的建設施工,也採用了中國的設備,它也是中國水電建設能力全產業鏈走出去的體現。
巴基斯坦地圖
這個階段對中國水電走出去來說,我認為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階段。要想證明中國水電的引領能力,就得在國際市場上去跟原來歐美的這些國家,它的設計標準、它的建設管理能力、建設管理標準去對標,而只有通過我們自己投資建設運行好一個電站,並且讓它在質量、安全、投資、進度,包括市場消納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體現,我想中國水電走出去這個路就能站穩,中國水電的設計標準、建設標準和我們的設計能力、裝備能力,就能在世界舞台上站穩。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也覺得我們中國水電還必須以更加務實的、謙虛的、坦誠的心態,來面對我們水電走出去在各個國家的法律要求、政策要求,包括在水電走出去過程當中,一些西方的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業主工程師對我們的監督檢查。只有這樣,我覺得,跟國際、跟歐洲的一些管理要求進一步地結合起來,中國水電一定能夠在國際舞台上面走得更好,走得更穩。 可以看到,目前世界上規划水電要在2050年是20G瓦,2014年世界水電開發量是10個G瓦,我們國內是3億千瓦,所以,世界水電的發展潛力和它的市場還是非常大的,而中國水電現在所形成的在不同的河流、不同的地形地質環境,不同的機型(就是水輪發電機型),以及適應不同環境、不同功能要求下面流域的規劃能力、電站的布置能力(就是樞紐布置的能力)和我們設計建設管理的能力,都還大有用武之地。應該說,三峽集團現在在海外投資建設大型水電站,也是處在初始階段,也是中國水電投資建設大型水電的一個試點。這一步走好了走穩了,對於我們是意義重大。同時,我們還在通過規劃,跟當地的政府進行合作,由支流的、單項目的建設投資,能夠向一個河流的、流域性的骨幹電站,就是這些國家的類似於三峽工程的一些樞紐工程,進行投資。通過我們規劃入手,前端的規劃設計入手,更好地掌握這些項目的特點和它的難點,來更好地把握這些項目投資的政策,主要還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原則要求下面,跟地方當地政府形成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因為我們現在在做投資,不是賺一把錢就走了,實際上我們投資這個電站必須融入到所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當中去,必須融入到所在國的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它自己國家的產業升級、產業結構調整和它這些國家的人民群眾的生活改善,這些工作當中去。這樣能夠實質性地為當地造福。我覺得這才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提供一套中國水電解決方案,也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