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後的「初見」!瞻仰紀念碑、登頂孟良崮 烈士後人追憶孟良崮戰役、懷念親人

2019-10-17     沂蒙晚報

烈士最後怎樣犧牲在孟良崮的?孟良崮戰役多麼殘酷?孟良崮又是什麼樣的?16日下午,賈文藻烈士的後人們來到孟良崮戰役紀念館、瞻仰孟良崮戰役紀念碑,根據史料,回溯歷史,追憶賈文藻烈士為之戰鬥的孟良崮戰役。

烈士七位親屬瞻仰孟良崮戰役烈士英名碑。

尋找親人的痕跡

「1947年,國民黨對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華東野戰軍集中優勢兵力,在孟良崮進行了一場山地運動殲滅戰。」聽著講解員的話,賈文藻烈士的後人們仿佛回到了炮火紛飛的戰爭年代。

在孟良崮戰役紀念館,賈書芬、賈書俊、賈書香、王傳美、王傳君、王傳鳳、李室敏七位老人一邊聽著解說員介紹孟良崮戰役,一邊默默地擦著眼淚。「戰爭太殘酷,無數戰士們前赴後繼參加戰爭,就為了給我們創造一個和平的環境。我們要感謝包括我叔叔在內的無數英雄烈士們。」賈書俊老人告訴記者。

隨後,七位老人來到了孟良崮旅遊區,準備瞻仰孟良崮戰役紀念碑。七位老人中,年齡最大的賈書芬老人已經71歲,年齡最小的李室敏老人也60歲了。但是七位老人憋著一股勁要到孟良崮戰役紀念碑瞻仰,沿著陡峭的台階,拾級而上。攀爬途中,王傳美老人看到台階兩側的巨石上都有大大小小的坑洞,當講解員告訴老人,這些坑洞都是當年戰爭留下的彈孔,老人們齊聲驚嘆孟良崮戰役的慘烈。

經過近半小時的攀爬,七位老人來到了孟良崮紀念碑下,向紀念碑鞠躬。瞻仰完紀念碑後,在孟良崮頂最高處,老人們憑欄遠眺,看到孟良崮周圍的險峻山勢後,不禁感慨當年華東野戰軍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取得了驕人的戰績是多麼不容易。

撫今追昔,昔日槍聲陣陣、硝煙瀰漫的孟良崮變身紅色旅遊區,孟良崮戰役紀念碑在呼嘯的山風中卓然挺立。「叔叔,您泉下有知,應該自豪,您為之戰鬥過的地方,現在鳥語花香。現在,我們生活得很幸福,感謝您和無數的烈士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賈書香老人一邊撫摸著紀念碑,一邊說。

「1947年,國民黨對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華東野戰軍集中優勢兵力,在孟良崮進行了一場山地運動殲滅戰。」聽著講解員的話,賈文藻烈士的後人們仿佛回到了炮火紛飛的戰爭年代。

在孟良崮戰役紀念館,賈書芬、賈書俊、賈書香、王傳美、王傳君、王傳鳳、李室敏七位老人一邊聽著解說員介紹孟良崮戰役,一邊默默地擦著眼淚。「戰爭太殘酷,無數戰士們前赴後繼參加戰爭,就為了給我們創造一個和平的環境。我們要感謝包括我叔叔在內的無數英雄烈士們。」賈書俊老人告訴記者。

隨後,七位老人來到了孟良崮旅遊區,準備瞻仰孟良崮戰役紀念碑。七位老人中,年齡最大的賈書芬老人已經71歲,年齡最小的李室敏老人也60歲了。但是七位老人憋著一股勁要到孟良崮戰役紀念碑瞻仰,沿著陡峭的台階,拾級而上。攀爬途中,王傳美老人看到台階兩側的巨石上都有大大小小的坑洞,當講解員告訴老人,這些坑洞都是當年戰爭留下的彈孔,老人們齊聲驚嘆孟良崮戰役的慘烈。

經過近半小時的攀爬,七位老人來到了孟良崮紀念碑下,向紀念碑鞠躬。瞻仰完紀念碑後,在孟良崮頂最高處,老人們憑欄遠眺,看到孟良崮周圍的險峻山勢後,不禁感慨當年華東野戰軍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取得了驕人的戰績是多麼不容易。

撫今追昔,昔日槍聲陣陣、硝煙瀰漫的孟良崮變身紅色旅遊區,孟良崮戰役紀念碑在呼嘯的山風中卓然挺立。「叔叔,您泉下有知,應該自豪,您為之戰鬥過的地方,現在鳥語花香。現在,我們生活得很幸福,感謝您和無數的烈士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賈書香老人一邊撫摸著紀念碑,一邊說。

尋親花絮

紅歌唱給英烈 秋風寄託哀思

「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

雖然天氣微涼,崎嶇的山路並不好走,幾位七旬左右的老人依然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慢慢感受先烈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在通往孟良崮戰役紀念碑的山腰上,王傳君一行人被正在此處舉行的「孟良崮上唱紅歌」活動深深吸引。演員們熱情地邀請王傳君上台同唱紅歌,一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引得現場觀眾大合唱。

一曲唱罷,王傳君在舞台上說起了此次前來孟良崮的緣由,在場的演員們紛紛感動落淚。當王傳君動情地再次說出「感謝山東父老鄉親幫助我們找到舅舅」的感謝話語時,演員李欣也哽咽著回覆:「是我們應該感謝無數像您舅舅一樣獻出生命的英烈,才有了我們如今幸福的生活。」李欣說到動情處,將王傳君攬入懷中,泣不成聲。

「我的父親也參加過孟良崮戰役,前幾年,90歲高齡的父親也離開了我們。」演員朱效珍說,雖然朱效珍的父親在孟良崮戰役中活了下來,但是一同參軍的叔叔卻犧牲在了抗美援朝的戰場上。「父親回憶,最後一次見叔叔是在一次行軍路上,匆忙的一句問候,擦肩而過,便是一輩子沒再相見。」說到此處,朱效珍和其她幾位演員再次落淚。

「之後的舞蹈,我們實在笑不出來,一直沒從剛才的情緒中走出來。」演員王萍是最年長的一位,她的父母親都曾參加過淮海戰役,負傷嚴重的父親在33歲時便因併發症去世,那時她的母親才23歲。帶著三個孩子,王萍的母親於1966年又因支援沂蒙山建設從濟南來到蒙陰定居。「我對孟良崮有很深厚的感情,在我父母身上看到了戰爭年代老一輩先烈的革命精神,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王萍動情地說。

一次相遇,一首紅歌,將天南海北的先烈後人緊緊相連,一句顫抖的話語,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個堅定的眼神,趟過時間的長河,是在告訴我們:沂蒙精神將永遠傳承下去。

相關連結

孟良崮戰役功臣

據了解,在孟良崮戰役中,華東野戰軍不畏強敵,敢打必勝,前赴後繼,浴血奮戰,有2043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9000多人光榮負傷,地方武裝、民兵組織積極配合作戰,人民群眾踴躍支前,湧現出了許多英模群體、戰鬥英雄和功臣,為孟良崮戰役的勝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在孟良崮戰役華東野戰軍戰鬥序列表中,老人們也找到了賈文藻烈士所在的第九縱隊第二十六師。在華東野戰軍主攻兵團中,第九縱隊第二十六師在列。

愛心傳遞

愛心企業

全程助「尋親」

當得知賈文藻烈士的親人們要來孟良崮,作為一家臨沂本土企業,骨子裡的紅色基因和身上流淌的仁愛血液,讓山東東蒙企業集團決定全程幫助烈士親屬。從交通車輛到住宿、餐飲,七位烈士親屬在臨沂所有的行程,都有山東東蒙企業集團的幫助。

據了解,山東東蒙企業集團公司始建於1988年,總部位於蒙陰縣城。東蒙企業集團一以貫之地堅持經濟和社會效益並重的發展理念,致力於打造「仁聚東蒙、厚德至善」的企業文化,緊緊圍繞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構建集群化、鏈條式的產業體系,推動業態多元、「農商文旅」融合發展的產業布局。

在全域旅遊方面,東蒙企業集團打造了孟良崮、岱崮地貌、椿樹溝、劉洪文化園等兩家國家4A級旅遊區、兩家國家3A級旅遊區。(臨報融媒記者莊成 王富軍 范彩霞 李龍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aoX3G0BMH2_cNUgAoq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