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不願意上學的孩子,媽媽給了他兩個選擇,然後他乖乖回學校了

2020-08-19   育兒祖曼安

原標題:1個不願意上學的孩子,媽媽給了他兩個選擇,然後他乖乖回學校了

不少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哭著鬧著就是不肯去學校。有些家長是拿出嚴父嚴母的姿態進行恐嚇,有些家長則是連哄帶騙,甚至還有些家長直接「綁架」式的強硬把孩子帶去學校。其實這些解決方法都不是特別好,下面這個媽媽就很聰明,值得家長學習。

先問清楚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

麗麗的兒子該上一年級了,可是開學的時候硬是吵著鬧著不肯去學校。這個時候,麗麗沒有大聲斥責兒子不聽話不懂事,而是柔聲細語的問兒子為什麼不想上學?其實孩子不想上學,就跟大人不想去上班是一樣的。但不同的是,大人有賺錢養家的動力,而孩子則沒有,所以不少孩子都特別牴觸上學。

當孩子不想上學時,一味的斥責孩子是沒用的,因為孩子根本就聽不進去。反之,要想解決問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先問題清楚孩子為什麼不想去學校,然後再想方法應對。

讓孩子主動放棄不上學的想法

通過溝通,麗麗發現兒子不想上學是因為覺得學習太累太苦。於是,麗麗就跟兒子說:「爸爸媽媽上班也很辛苦,也要拚命學習。因為只有努力堅持學習,才能讓媽媽變得更強大,才能保護好你。你之前不總說要保護媽媽嗎?那你得先學到本領才能保護媽媽啊!」

麗麗的一番話讓兒子若有所思,看到兒子這樣,麗麗緊接著又說道:「如果你實在不願意上學也可以,媽媽不勉強你。不過如果這樣的話,你就要承擔家裡的做飯、洗衣、打掃衛生這樣的家務了。因為爸爸媽媽要賺錢,你不上學又不能幹別的,只能做這些了。」

孩子具有強烈的利己性

不得不說麗麗這樣軟硬兼施的方法很高興,給了孩子兩個選擇。而孩子雖然個頭小,年齡不大,但具有天生的利己性,所以自然會選擇更有利於自己的事兒,也就會乖乖去上學。在這方面,大人們可別小年孩子對利益的敏感度。當家長提出比上學更累更難的事時,兩相對比下,孩子就會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進而選擇去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