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難「活」,線上沒利潤,小個體戶出路在哪?

2020-03-26     優淘邦

眾所周知2020年一開年就受到突如其來黑天鵝的影響,本來就每況愈下的實體店生意更是雪上加霜。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實體店老闆都感覺生意難做,很多老闆只是硬撐著,把「活下去」的作為目標了,但還是有很多人撐不下去,走在大街小巷,你會發現「旺鋪招租轉讓」遍地,店肆招牌的變換頻率越來越快,街上也是冷冷清清,繁華氣象已成昔日黃花。

很多人覺得實體店生意不行,是由於受到電商的衝擊,也都紛紛投身線上,但線上也同樣競爭慘烈,根本沒什麼利潤。實體店生意難做受到以下幾方面的原因還好理解,一方面,近些來房價的節節高漲也帶動了店租的水漲船高,另一方面,人工等成本也在大幅上升,還有到處商圈綜合體,商鋪越來越多,生意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更多的實體店主已經呼籲自己活下去能撐下去,養家餬口就行,而不是掙更多的錢。

實體店生意不行了,很多人接受專家建議也紛紛線上線下相結合,搞線下為主,線上為輔,但生意也同樣慘澹,整個社會的消費總額基本就那麼多,此漲彼伏,優勝劣汰,線上極度容易形成高度壟斷,網紅李某琦搞一直播帶貨就是幾百萬幾千萬營收,這要幾百個甚至幾千個小賣家才能達到的營收呀!蠶食了多少實體店的生意呀!現在每個品種每個項目都有幾個頭部電商,一個購物關鍵詞,只有排在前面的店能有銷量,其它的根本就沒有流量,電商線上就是贏者通吃,現在小打小鬧根本不行,大家比拼的都是硬實力,其實電商做得好比實體店做得好的占比更少,大部分的不虧本已經算很不錯了。

再說現在做網店線上的運營成本越來越高,門檻也變得越來越高,如要買直通車要買流量等,還有其他名目繁多的各種推廣費用,否則別人是找不到你的店的,要明白燒錢才能獲得流量,否則根本就沒有流量,流量活動版面也都要花錢,而且商家已經趨於飽和,紅利期已過,大商家處於壟斷地位,小商家苟延殘喘,大魚會越來越強大,小魚只有慢慢消亡或者苦苦掙扎了。

經濟是循環流通的,生意才好做,現在國際主要經濟體復甦動力削弱,加上疫情肆虐,消費市場不振,外貿停擺,再加上這些年房價的高漲,掏空了民眾的錢包,還要背負二三十年的房貸,大家都在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錢包扁了,沒錢了,緊縮了消費支出,消費當然就能省則省了。民眾負擔太重了,看看出生率,離婚率就可見一斑了。

現在很多生意被網紅大v,微商還有直播搞走了,人們買貨的渠道更多了,使得實體店電商小賣家的出路更加迷茫,八千多萬個體工商戶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且這種大魚吃小魚的跡象愈演愈烈,網際網路加速了這個進程,使得更多的無論是實體店還是電商等一些小賣家紛紛倒閉關門。這個問題應引起重視,來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8331.3萬個體工商戶,占市場主體的67.1%,解決了超2億人的就業問題,人口比重很大的個體工商戶現狀國家應該引起足夠重視!線下難「活」,線上沒利潤,小個體戶出路在哪?小編拋磚引玉,見仁見智,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W4cJXEBrZ4kL1ViLL4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