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這幾天,一些無知的國外政客想趁疫情看我們的熱鬧。
他們不知道,越是危難關頭,就越能顯出中國制度優勢和中國力量。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們在蘭山看到的,滿眼都是感動。
大批醫療、公安戰線的一線戰士舍小家顧大家,日夜堅守。
金鑼集團、魯南製藥動輒上千萬元食品藥品馳援武漢;
養雞戶免費向全村老少贈送15000斤雞蛋;
農民把上萬斤感恩蔬菜送到幫助他們奔小康的城市結對社區門前……
2月12日,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媒體分別報道了蘭山區抗擊疫情的大愛故事,他們就是中國力量最好的見證。
1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2月12日電(記者楊文)2月9日下午,臨沂市蘭山區諸滿村六組黨支部書記王星朋和支部委員王彬忙了小半天,拉著200多戶村民自發捐助的蔬菜再次來到傅家屯社區。這是諸滿村第四次前來社區送菜了。
「老王,可千萬別送了。農村種點菜不容易,我們社區條件還可以,缺不著,再來我們可要付錢了!」 傅家屯社區黨總支委員傅金剛說。
「都是村民種的蘿蔔和白菜,不值幾個錢,比起你們對我們的幫助,這個實在不算啥,再說就是嫌棄了。」一聽要給錢,王星朋著急了。
2018年4月起,傅家屯社區與諸滿村開始結對幫扶。前些年諸滿村規劃無序,村集體經濟基礎差,像諸滿村這樣的經濟薄弱村,蘭山區實行「區級領導+派出單位+第一書記+強企強村」幫扶1個經濟薄弱村的工作機制。在傅家屯社區的幫助下,諸滿村修了1萬平方米的戶戶通水泥路,幼兒園也在規劃當中。
今年春節電話拜年,諸滿村黨總支書記劉京志聽說傅家屯從春節開始全部封閉。居民封閉,買菜不容易,諸滿村籌划著怎麼能幫上忙。「聽說社區還有輸入型確診病人,封閉更加嚴格,我們必須來看看,後來決定送菜。」
為了能在最短時間裡籌集足夠的蔬菜,劉京志在大喇叭里廣播,鼓勵村民自願捐贈。一聽到傅家屯的情況,村民一個個都鑽大棚、下地窖。有的村民家裡沒種大棚,就把家裡的雞蛋、大蔥拿了出來。
村民王洪倫聽說傅家屯社區封閉了,籌集送來了500多斤蔬菜。「去年夏天氣溫高,家裡5個大棚西瓜同時成熟,眼看賣不出去就要爛在地里。」王洪倫說,正著急時,傅家屯幫忙聯繫銷售西瓜,不但沒賠錢還賺了錢。「他們現在有困難,我這點蔬菜不算啥,大家都希望他們早一天戰勝疫情。」
2月1日,大年初八,諸滿村送來了10000斤新鮮蔬菜和300斤雞蛋,200餘戶家庭的「菜籃子」送到了傅家屯社區。
「傅家屯社區帶領我們奔小康,帶給了我們希望啊。」劉京志說,社區帶著臨沂大學、設計院來考察規劃。「我們村有1萬畝大棚,在瓜果旺季村邊自發形成了馬路市場,社區幫助規劃找投資方建設農貿批發市場。缺啥補啥,考慮周到。」
「十幾天來,社區50多名工作人員一直在抗疫一線,不分黑白,堅守崗位,很多黨員都沒有回過家。」傅金剛說,諸滿村的關心讓社區居民吃上了放心菜,解決居民的後顧之憂,「非常時期,我們隔離但不隔情。」
2 人民日報客戶端
近日,一對湖北夫妻在山東臨沂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之後,這對夫妻的兒子、兒媳均被感染,4人先後入院隔離治療。家裡兩個孩子——10歲的女孩小怡和1歲4個月的男孩浩浩雖暫未發現感染,但作為密切接觸者,也要採取隔離措施。
家中大人全部隔離治療,兩個孩子誰來照顧?情急之下,臨沂市蘭山區疾控中心立即編髮信息,在全區衛健系統招募志願者照顧孩子。
消息剛發出,半程鎮衛生院護士王秀秀搶先報名:「我來吧,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照顧幼兒我有經驗。」 「讓我來吧,你們家裡都有孩子,我沒結婚沒有後顧之憂。」半程鎮衛生院95後護士於玉也向上級請纓。
陪護人員問題解決了,臨沂市蘭山區柳青街道在其租賃的隔離賓館為孩子精心挑選了一個條件好點的房間,併購買了奶粉、衣服、尿不濕、零食等急需物品。房間配備了空氣消毒機,24小時消毒。
1月27日下午4點,大年初三,兩名護士匆匆趕到患者家中,與孩子母親面對面做了些簡單溝通,就帶著孩子趕到隔離地點安頓。
「臨沂發現的首例輸入型患者就來自這個家庭,照顧患者孩子這事我沒敢跟父母說,怕他們擔心。」王秀秀說。在進入隔離區前,她給遠在新疆和田當兵的丈夫徐桂永打了個電話。丈夫在電話里鼓勵她:「放心去吧,大局為重,我支持你。」
這麼小的孩子,要在一間屋裡隔離觀察14天並非易事。兩位護士需要24小時陪伴左右,飲食和生活物資等由專人送到隔離房間門口。
10歲的小怡比較容易溝通,照顧省事一些,難的是1歲多的浩浩。開始的幾個小時,不知是因為看到護士的防護服有些怪異,還是因為確實想媽媽了。小浩浩各種哭鬧讓王秀秀、於玉感到無奈和疲憊。
面對驚慌的小浩浩,王秀秀一方面安撫他的情緒,一面想盡辦法與他堆積木、玩小火車、玩玩具。在和孩子母親微信溝通中得知倆孩子喜歡吃蛋糕底座,王秀秀趕緊通知外勤人員到處買蛋糕。幾番下來,孩子的牴觸心理開始減弱。
但是,小浩浩畢竟小,離不開媽媽。不一會,又吵著找媽媽。王秀秀只能抱著他看窗外的車。「你看,一會爸爸媽媽就開著車來接你了!」
旁邊的於玉趕緊拿著玩具分散浩浩的注意力,哄著哄著,孩子趴在王秀秀肩上睡著了。放下浩浩,倆人又忙著陪小怡聊天,收拾房間衛生,為孩子洗衣服……
「姐姐,等我爸爸媽媽回家,一定給你送錢。」小怡對於玉說。這讓於玉心裡一揪:「姐姐只要你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就好。」
晚上,小怡洗刷睡覺。關上燈的一刻,小怡突然冒出一句:「阿姨,我自己睡覺害怕,你陪著我可以嗎?」
王秀秀答應著。她說那一刻,心裡都快融化了,真想脫下這身防護服。安撫下兩個孩子,王秀秀打開微信給浩浩媽媽分享照片。聊起孩子的照料,「媽媽」們總有共同話題。
入夜,一切似乎並不消停。喂奶粉、換尿不濕、蓋被子……兩位護士一個小時起一次床,累了只能靠在陪護床上眯一會。
天又亮了,兩位孩子休息得很不錯,精神十足。王秀秀和於玉卻明顯沒休息好。
有時孩子想媽媽,玩具也哄不好。王秀秀就打開視頻讓孩子們和正在接受治療的家人通話。看到孩子被悉心照料,孩子母親特別感謝兩名醫務人員。「我希望我能早點出去。說實在的,我這當媽的也沒你這個外人照顧的好。」孩子媽媽說。
這句話,戳到了王秀秀的痛處。自己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小兒子剛滿三周歲,離開媽媽久了也會哭鬧。這次陪護任務存在感染病毒的風險,這意味著至少14天之內都顧不上自己的寶貝。沒辦法,她只能打開手機,默默翻看兒子的照片。
「特別想他,之前視頻通話了一次,寶寶一直喊媽媽。我聽著心裡太難受,後來就不敢再視頻通話了,擔心自己控制不好情緒會影響寶寶。」王秀秀說。對家人,王秀秀有思念,也有愧疚。對疫情,她卻異常堅定。
相比之下,於玉牽掛要少一些。很多時候,她扮演著安慰「媽媽」們的角色。抽空,於玉又給自己的媽媽撥了一個電話:「放心,沒事,有防護服保護我,醫院還特意熬了中藥給我們喝。」
在陪護確診患者孩子兩天兩夜後,王秀秀和於玉被通知另有安排。但是,按照隔離規定,兩人14天內仍然不能與家人團聚。
「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但隔著防護服我也能感覺到,兩個孩子已經不再把我當陌生人了,他們太可愛了!等疫情過去,我真想脫下防護服再好好抱抱他們。」王秀秀說。
1月31日凌晨3點,王秀秀收到孩子媽媽的微信,剛剛醫生說她可以出院了。
2月6日15時30分,孩子的爸爸和奶奶也痊癒出院了。
3 光明日報客戶端
4 齊魯晚報客戶端
(記者 邱明 李明強)最近幾天,很多人被一個名叫李保民的山東漢子所打動,他的一句「沒錢可以出力」感動了萬千網友。此前,他和他的同伴們經過二十多個小時的奔波,將200噸蔬菜送到了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武漢。2月6日,從武漢返回臨沂之後,當地政府安排李保民一行在高速公路出口附近一家酒店就近隔離。2月12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前往該酒店探訪了李保民。
當天上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前往該酒店探訪,蘭山區義堂鎮黨委工作人員也帶著香蕉、蘋果等水果同行前往探望李保民。經過現場工作人員安排,一行人在酒店4樓走廊,隔著一定距離見到了李保民。「四個菜,有米飯有饅頭。」李保民說,隔離是為了保證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他很理解,而且隔離點的飯菜很豐盛,工作人員還怕他們不夠吃要加菜加飯,他吃不了這麼多,每頓飯就只要一種主食,怕浪費。
蘭山區義堂鎮文教辦主任、隔離點負責人劉愛芹說,李保民和其他4名同行的車隊成員安置在這個隔離點,他們逆行武漢支援前方,身為一個平凡人,卻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是臨沂人的驕傲。
「沒錢可以出力」的駕駛員李保民受到持續關注。12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獨家採訪到了李保民所在車隊的隊長閆文廣,閆文廣告訴記者,李保民的故事令人感動,其他四位駕駛員也是好樣的,對於意外獲得的獎金,大家經過討論達成了一致,決定全部捐出,並計劃以「汕德卡愛心車隊」的名義設立一個基金,找到合適的捐助對象後,給予長期資助。
閆文廣是中國重汽經銷商、臨沂市廣順汽車汽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閆文廣告訴記者,濰柴計劃向武漢捐獻200噸蔬菜,要求中國重汽組織車隊負責運送,中國重汽第一時間就找到了他,要求他提供35輛車並配備好駕駛員。當時受疫情影響,駕駛員奇缺,「車多的是,人難找」,但閆文廣還是胸有成竹地接下了任務。
2月2日下午,閆文廣在工作群里發出了招募駕駛員赴武漢送菜的信息後,不到兩個小時就有50多名卡車司機報名,經過年齡、身體狀態、駕駛經驗等各方面的篩選,選出35人、35輛汕德卡加入中國重汽支援武漢的行動。但根據實際運輸需求,又從中選出了5名司機和5輛車況最好的卡車。這五名司機就是:李保民,韓中偉,林祥申,闞文現,張永干。
閆文廣告訴記者,臨沂是物流大市,貨車和駕駛員數量在全國都名列前茅,他們有一個工作群,平常有運輸任務通過群發布,駕駛員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工作相對靈活自由。此次報名的駕駛員中有的是一些平時合作比較多的,像李保民就屬於合作比較少的。但這次,大家明知是要前往疫情較重的武漢卻踴躍報名。
閆文廣回憶,很多駕駛員報名都沒和家裡人說,有一個叫韓中偉的駕駛員,已經上了高速,村裡的支部書記給他打來電話責怪他,說村裡已經封了,他這個時候往武漢跑,回來怎麼辦?怎麼進村?當時韓中偉就說,你不去,我不去,武漢老百姓吃什么喝什麼,回來隔離就隔離,隔離三年也認了。
而李保民給閆文廣的印象最深,「李保民下午2點接到通知,4點就第一個趕到了車隊,當天晚上7點就開車抵達了壽光,中途馬不停蹄,毫不猶豫。」
「大家都是好樣的!」閆文廣說,特殊時期,很多貨車司機都不幹活了,他們卻能逆行,這種行為值得讚揚。「李保民非常樸實,他說的那些話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大白話,我們沂蒙山區就是這種精神」。通過這件事情之後,閆文廣決定將這5名駕駛員列為公司的重點駕駛員,給他們提供更好的業務機會。
閆文廣說,在路上大家給車隊取了個名字「汕德卡愛心車隊」,大家就是希望帶著愛去干好這件事。很感謝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給予所有駕駛員的關注,並給他們頒了獎。「這幾天大家也一直在商量獎金怎麼使用,最後大家一致同意都捐出去。」
記者了解到,由於赴武漢送菜的車隊共有兩支,其中一支來自臨沂共5人,另一隻來自德州共6人,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將獎金分為兩份,分別交給了兩支車隊的隊長。
閆文廣表示,隊員們初步商量決定用這筆獎金以「汕德卡愛心車隊」的名義設立一個基金,找到合適的捐助對象後,以後定期分期給予資助。閆文廣還表示,他也願意出一部分資金加入進來,把這個事兒長期地做下去。
編輯:蘭山區委宣傳部新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