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豬價大跌,警惕風險

2019-11-21   華訊投資

今年是「二師兄」的本命年,在非洲豬瘟疫情和地方環保限養的背景下,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出現大幅度的下滑,豬肉價格大幅上漲。10月份,豬肉價格繼續大漲,對CPI整體帶動接近64%。民以食為天,眼看就要年底了,不少人憂心忡忡。

不過別急,目前供求關係正在緩解。進入11月以來,豬肉開始見頂回落。由於生豬價格高位運行,所以生豬養殖戶補欄積極性大幅提高,產能也逐步恢復。這幾天,部分地區豬肉價格較最高峰下滑了近10元。

19日,農業農村部公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第46周(即11月11日-11月15日),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46.11元,環比跌9.6%。同時,不少豬肉攤主紛紛表示:這兩天前來買肉的市民陸續多了起來。

本月豬肉價格回落跟政府的調控密不可分。為了緩解豬價上行壓力,涉及財政、金融、用地、禁養區劃定、生豬生產獎勵政策接連出台,政府也多次調集冷凍儲備豬肉投放市場。本輪政策力度之大,涵蓋生產範圍之廣,近年少見。

以幾個大省為例:在廣東和江蘇,各地市明確了生豬的最低出欄量;在安徽和福建,對核心的種豬場和規模養殖場進行臨時救助的補助;在浙江,每出欄萬頭給予補助獎勵100萬元,對引進種豬每頭給予500元補貼,並且安排9億元統籌用於生豬的防疫和生產。

隨著豬肉價格回落,A股市場一路高歌的豬肉概念板塊也開始拐頭向下了,不少投資這個板塊的股民逐漸慌了。炒股是炒預期,豬價起伏對豬肉概念的漲跌極為敏感。因為對於專門從事生豬養殖的企業,豬肉價格直接關乎這些企業的盈利。

目前,A股的豬肉概念股共有30個。今年的龍頭股主要有3個,分別是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益生股份。今天,華訊君給粉絲朋友進行解析。

牧原股份:公司的主要競爭優勢是擁有一條集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生豬屠宰等多個環節於一體的完整生豬產業鏈,一體化產業鏈使得公司將生豬養殖各個生產環節置於可控狀態,在食品安全、疫病防控、成本控制及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等方面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

今年,牧原股份漲幅高達222.3%,總市值達到2068億。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老闆秦英林家族也憑藉1173.8億的財富排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9名。

正邦科技:公司的主要競爭優勢是構建了從"飼料獸藥種豬繁育商品豬養殖"的一體化農牧產業鏈,以產業鏈上下游豐富的產品體系整體參與農牧行業的市場競爭。農牧產業鏈上下遊行業之間天然具有盈利水平的相互傳導屬性,能有效平滑單一業務(即單一飼料、單一生豬養殖業務)價格周期性波動對企業盈利水平的影響。

今年,正邦科技漲幅高達186.5%,總市值達到376億。7倍的高彈性漲幅,讓不少投資者誤以為該公司是一家計算機領域的高科技公司。

益生股份:公司的主要競爭優勢是擁有曾祖代肉種雞,白羽肉雞產業龍頭地位顯著。非洲豬瘟爆發以來,生豬養殖行業產能大幅下滑,10月生豬存欄同比下降超4成,肉類消費首先需求轉向雞肉。10月下旬,主產區肉雞苗價格同比增長99.82%,禽養殖業持續景氣。

今年,益生股份漲幅高達269.1%,總市值達到173億。公司大發豬瘟財,第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12.29%,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56.21%。

對於本輪豬價,華訊君有以下幾點建議:

其一,豬價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價高傷民,價賤傷農。豬周期的循環軌跡是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一頭新出生仔豬要培養成可懷孕的母豬需要7個月,妊娠需要6個月,育肥又需要7個月,合計近20個月。生產具有周期較長、途中難改變的特性。經常出現生產計劃趕不上變化,產量趕不上市場變動的情況。

其二,疾病一直是養豬戶棘手的問題。除了本次的非洲豬瘟,其實早在2006年,部分生豬主產省就暴發過豬藍耳病疫情,造成生豬直接死亡;2010年末,又出現過仔豬流行性腹瀉,個別養殖場小豬死亡率高達50%。

其三,前段時間價格沖得太高,加之政府重拳出擊,所以目前豬價出現回落很正常。但當下很可能只是正常的調整洗盤,而不是拐點。現在母豬缺口依然很大,按照豬的生長周期,預計明年下半年供給才會有所好轉。目前到明年上半年,豬價很可能是高位橫盤震盪走勢,不過上漲的空間預計不會很大。

其四,參考東北證券分析師李峻峰的研究:豬肉的供需平衡還需一段時間,豬肉上漲現況將持續。雖然上市公司在積極補欄,但中小型養豬場由於疫情防控能力和資金問題,種豬補欄仍只有零星存在。因此,本輪豬周期產能恢復速度比以往周期要慢,要實現供需平衡最早也要等到2022年。

其五,雖然豬價還可能繼續上漲,不過股價具有預期性,往往會走在前面。目前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益生股份的股價都處於階段性高位,隨著供求關係緩和,日後股價大幅回落是很正常的。如果技術面開始形成頂部形態,建議及時離場。

有股票投資問題的股民朋友歡迎私信諮詢華訊君,我們將為大家提供更為具體的交易建議!

以上內容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執業證號:A0950618010003。

粉絲福利

公眾號內對話框回復以下關鍵詞

免費獲取

回復【牛股】領取每日三隻精選牛股

回復【診股】優先獲得診斷個股機會

回復【報告】領取相關行業研究報告

【華訊視角】

【宏觀解讀】

【行業聚焦】

【投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