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錢幣的收藏價值是由居多因素決定的,比如說:發行時間,錢幣品相,製造材質,市場存世量等,而收藏價值又包含經濟價值,文化價值,歷史研究價值等。
要弄清楚三者之間誰的收藏價值更高,我個人認為要摒棄時間概念,就拿人民幣紙幣來說已經發行了五套,最早發行時間是1948年底,而紀念幣直到八十年代才開始發行,怎麼比較它們的收藏價值誰高誰低呢?
所以我們只拿它們的「功能性」,「本位性」,「內涵性」作簡要對比:
(1)功能性:「紙幣」和「硬幣」的主要功能是流通用途,是國家貨幣的一種表現形式。而「紀念幣」的主要功能是紀念和收藏,同時也兼顧貨幣功能,就表面含義理解是「紀念幣」更有收藏價值。
(2)本位性:「紙幣」和「硬幣」的價值是建立在國家信譽度基礎上的,否則一文不值,尤其是「紙幣」如果沒有國家信譽「背書」就形同廢紙,而「紀念幣」包含金、銀等貴金屬幣,其本位價值豈是「紙幣」和「硬幣」能比擬的,因此就「本位性」而言還是紀念幣收藏價值高。
(3)內涵性:「紙幣」和「硬幣」的內涵是貨幣,是市場流通的載體,是國民經濟的體現形態,其人文歷史研究價值有限。而「紀念幣」是特殊事件後的紀念載體,主題思想更明確,文化底蘊更厚重,歷史紀念價值更廣泛,內涵更豐富。
以上是把時間靜止在當下的比較,如果沒有時間限制的話,結果必然不同,就像第一套人民幣的五元紙幣,現在價值上千,而現在的紀念幣五元就值面值,怎麼比!由此可見,它們三者之間,不能橫向相比,只能縱向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