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五月
刷頭條刷到一個帖子,問不婚不孕會不會成為未來的主流,很多人都說會,我第一反應是如果真的成為了主流,那"中國式"母親的催婚力度會不會有所減輕。
我想大部分到了試婚年紀而又沒有結婚的單身青年都經歷過母上大人的催婚吧,實在太可怕了。
對於母親的催婚,很多年輕人表示理解,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關心和愛,擔心他們一個人漂泊,無人陪伴,老了孤苦無依。
我知道用兒孫自有兒孫福來勸慰催婚的母親是行不通的,因為母親對子女的愛早已滲透到骨子裡,她在世一天,就會擔心你一天。
但我想勸告所有母親的話是,可以適當引導子女,催婚需謹慎,稍有不慎,會適得其反,後果很嚴重。
01
過度催婚,會逼得孩子不得不遠離你,陷入親情危機。
在我28歲即將談婚論嫁的時候,結束一段糟糕的感情。28歲失戀是一種什麼體驗,難過,不甘,遺憾,迷茫,孤獨,這幾種情緒夾雜到一起,讓我一度痛苦焦慮不已。
而在這個時候,得知我失戀後的母親也炸了,她仿佛預見我多年後孤獨終老的結局,瘋狂對我催婚。
催婚催到什麼地步呢?舉兩個例子,我為了打發時間,在家烘焙小餅乾,她見了會幽幽的說:"會烤這玩意有什麼用,連個吃的人都沒有。"
我心情不好,買了條新裙子想取悅自己,她見了不滿的說:"連個對象都沒有,穿了給誰看。"
總之,那段時間不論我做什麼事,說什麼話,她都能轉移到我沒對象,我需要立刻找對象的話題上。
每次我都逼自己沉默,因為我知道我一開口,就是一場母女口舌大戰,我知道她是為我好,我不想傷害她。
為了躲開她,我主動向公司申請去外地出差了幾個月,感覺一下子輕鬆了不少,可她三天兩頭給我打電話,言語裡不是指責我叛逆不結婚,就是恐嚇我再過兩年我連孩子都生不出來了,只能淪為給人家做後媽。
有一次我實在沒控制住,對著電話那頭的她大喊:"我又不是一直不找,我這剛分手,到哪一下子又變出一個可以立馬結婚的男人,還是你要我去馬路上隨便拉個男人,只要對方肯娶我,我就得感恩戴德的嫁給他?"
從那以後,母親收斂了很多,但我和母親之間也生疏了不少,以前有什麼心裡話都會跟她說,可現在卻開始有意無意避諱她,每每想到她催婚的那段日子,都會壓抑到失眠。
02
過度催婚,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段悲慘的婚姻。
我有個玩得很好的大學室友小柔,和大學裡談的男朋友因為異地等現實問題分手後,母親就對她開啟了瘋狂的催婚模式。
誇張的時候,她一天要參加兩場相親,見她相了不下十場相親,卻連一個有戲的都沒有,她母親急了,為了逼她,在家又哭又鬧還玩起了自殺。
小柔最終妥協了,跟一個只吃過兩次飯的相親對象開始交往,第六次見面的時候兩家便張羅著訂婚了,沒多久又在母親的百般催促下領了證,辦了婚禮。
母親終於放心了,臉上多了一份笑容,可小柔卻再也笑不起來了,因為婚前沒有足夠了解對方,婚後小柔才發現老公看似實誠踏實,卻滿嘴謊話,還好賭成性,結婚沒滿一年,就把婚房給賭沒了,在老公慫恿小柔回娘家借錢給他賭的那一刻,小柔毅然決定離婚。
母親得知後,悔不當初,自責是自己親手將小柔推入了火坑,雖然這是未知的事,但如果當初沒那麼逼小柔,婚前多一點相處了解,也不至於害得女兒新婚就又離婚。
03
我很能理解一個母親對孩子終身大事的關心和擔心,也能理解一個母親各種催婚背後的無奈和對孩子深深的愛。
但婚姻乃大事,是子女一輩子的豪賭,稍有不慎,就會輸得傾家蕩產,婚姻不是一場交易,裡面注有感情,並不能等價交換,需他們自己冷暖自知。
他們或許年輕,心思和待人接物上沒你們成熟,可以多談談心加以引導,但千萬不能過度催婚,很可能催著催著,就催散了親情,催來了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