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總說,自己拍照不好看,也就是不上鏡,但是現實生活中長相都是中等偏上的。。
那上鏡臉都具備哪些特點呢?
同時具備五官線條纖細、骨肉勻凈緊緻、鼻子高挺、平顴骨等特點,五官大特寫往往比遠看驚艷耐看
而把這個「上鏡」的概念,放到穿搭,甚至是風格氣質角度,或許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今天就和大家系統全面的聊聊,「上鏡型穿搭」和「上鏡型風格」這個話題。
01
從Mia我的觀察來說,我們現實中看一個人穿某件衣服是否好看,和看照片去評價,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關注細節與整體的次序」。
當我們看照片裡面某人的穿搭,觀察次序(重要性)往往是:
全身視覺效果 局部亮眼裝飾物
那麼「上鏡款穿搭」和「上鏡臉」就恰好相反,並不需過多考究「細節大特寫」是否足夠耐看,更多要求整體視覺效果的亮眼
而現實中,我們看一個人穿的衣服好不好看,判斷順序則是:
靠臉最近的上半身穿搭 服飾細節和材質 全身整體效果
甚至,假如你現實中和朋友一直都保持在社交距離里,你可能都不會注意到對方的下裝
而注意不到下半身就意味著,穿搭的整體比例,在現實中沒那麼重要。很多矮個顯高的套路,現實中效果遠沒照片里好。
那麼,了解了以上這個關鍵區別,我們就可以根據需求,分兩種情況聊。
1、當你有上鏡的需求時:
最該關注的,是全身的穿搭效果,其核心是身材比例+色彩搭配。
當下審美在穿搭比例上,主旨還是在於顯高顯瘦。考慮肩胯等寬、高腰線、露出手腕腳踝這三點就夠了
另外,緊身款優於寬鬆款。尤其是上半身的緊身款,除了更精神,視覺上可以提高重心,顯高顯比例好
【金珍妮式穿搭,核心就是身材比例上鏡,其實衣服質感和搭配技巧都一般】
再看色彩搭配,更為上鏡的,是足夠鮮亮的大色塊,主要是高飽和度色
而比較不上鏡的,並不是低飽和度色,是類似深灰、深棕、軍綠、藏青色這些「暗沉色系」
【如需打造深沉憂鬱的氣質,可在上鏡時直接選黑色】
看完整體穿搭效果後,我們會接著關注一些服飾上的裝飾物。
什麼樣的裝飾物會更吸引人?
大機率會是體積大或有設計感的圖案,最好和服飾底色撞色
反之,和服飾底色接近色系的小碎花圖案,雖現實中看著溫溫柔柔,上鏡卻會很顯贅余,既不如純色大氣,又不如撞色亮眼
【妝容髮型不到位是會穿出「睡衣感」的】
再比如,大耳飾會比小耳飾上鏡,哪怕是質感很不錯的小耳環,在照片里能發揮的作用也有限。
2、假如你想要現實中看起來很棒的穿搭
根據我們前文說的觀察順序,現實中判斷衣服好不好看,最先依據的是靠臉最近的上半身穿搭。
這包括了領口的大小和形狀、上裝色彩和款式。
先說領口,之所以最重要,是因為其能直接影響顏值。
比如方臉、圓臉、脖子短,選大v領口;過尖下巴、脖子過長選小高領,與其說是在改善身材比例,不如說是在改善臉型和頸長
而上裝的色彩,從現實中看的角度而言,最該考慮肯定不是亮眼,很多高飽和度色一眼看起來是不舒服的。
更該思考的則是:如何看起來更乾淨清爽和顯白?
像溫柔的淺色系(淺粉、淺紫、淡黃、杏色等);和摻有白色系的(灰白、燕麥白、米白等)都是第一眼看起來清新好相處,不會過於醒目扎眼的穿搭色系
上裝款式方面,Mia我個人更推薦寬鬆款(無腰身),使氣質不緊繃不強勢,有舒適清爽的洒脫感
當然,這類衣服,除了上面這種特別瘦的女明星,一般人穿都是不會太上鏡的,看起來比例差不說,還顯胖顯臃腫。
說完上半身穿搭,接著我們會注意到服飾的質感和細節,這是近距離接觸一件衣服時,逃不掉的評價點。
但這點要求並不會特別苛刻,只需要達到走線平整、邊緣平滑、材質偏厚實即可。
肉眼看起來有廉價感的衣服,上述三點上必定存在問題。
最後再聊聊全身穿搭效果。
現實中看比較重要的,僅限於全身色彩搭配和材質挺括與柔軟,穿搭比例不需格外關注。
至於這一塊,Mia我認為更多應該為風格氣質服務,並無優劣。比如你是大氣御姐風,就經典色系+挺括材質,你是元氣少女感,就馬卡龍色系+柔軟飄逸材質
02
說完穿搭,其實我們還可以從更進一步,探索下「上鏡型風格」。
Mia我個人認為,一種風格是否上鏡,和長相、穿搭是否上鏡的含義略有不同。其評判標準,更多應表現為「普通女生對這種風格「模仿欲」的高低」。
也就是說,並不是真的有什麼風格,你走了就能足夠上鏡,而是取決於你能否讓造型氣質小於你長相本身的質感。
因為只有造型是對本身氣質做補充,才可能讓人有模仿欲。
比如小松菜奈走厭世風、周冬雨的鬼馬精靈感、法國女人走法風、泫雅本人走泫雅風、倪妮的風情嫵媚等。
可以發現,多數女生會想模仿的風格,背後的硬體門檻都無一例外的高,很多甚至只是其個人的特質,沒有普適性。
不管是否真的好看,這就能稱得上「上鏡型風格」。
反過來說,「不上鏡風格」,就是造型氣質大於長相氣質,感覺被改頭換面了
仔細看長相、穿搭都沒問題,但感覺是被別人拿去做形象改造了,自己並不能駕馭。
當然,這種『不上鏡款風格』,Mia我卻覺得不完全是個貶義詞。因為還存在那種「雖沒上鏡的感染力,但現實中很好用的風格」。
其巧妙之處,是去選那些足夠討喜的氣質。
舉個例子,比如郭碧婷這種高鼻大眼的混血長相,更「上鏡」的氣質是美艷御姐或大氣高級感,因為這些風格的造型,是在補充她的長相氣質
而她更愛走的,是又乖又軟的小女生型風格
這種「乖美甜」感,和她自身長相併沒什麼必然關聯,造型氣質是在完全更改長相質感的。
所以,即使郭碧婷的長相、身材、穿搭都不錯,但Mia我沒聽說過什麼女生想效仿「郭碧婷風」。
這就等同於「不夠上鏡的風格」。
除了「乖美甜」感,還有溫柔治癒感、清純仙妻風、時尚idol風、貴氣名媛風、精英女神感等等。這些氣質,是可以隨便去安在一張找不出任何風格的臉上的,所以造型風格往往會大於長相風格。
而由於可看出是後天硬凹的,所以並不會讓人很有模仿欲。但好就好在,這種造型氣質在現實中就是很討喜實用的,且沒什麼硬體門檻,只要你有心力,都可以靠後天強行重塑。
好了,關於這個話題的內容,就聊到這。
看完這篇,除了方便大家在未來根據需求選穿搭,Mia我更希望能讓大家想一想:
風格氣質對於自己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
如果想讓自己更有個人魅力,就去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上鏡型風格」;若想通過不斷變換人設形象,去實現不同人生階段的一些事情,花點時間研究研究那些「不上鏡的實用款風格」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