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養娃新焦慮,為啥不建議姥姥帶孩子,三點原因現實又諷刺

2020-09-21     群美育兒

原標題:隔代養娃新焦慮,為啥不建議姥姥帶孩子,三點原因現實又諷刺

引言:老人帶娃已經成了目前中國社會的常態,因為父母忙於工作養家,老人帶孩子可以減輕一家人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也能緩解老人退休後的空虛寂寞,讓養老生活更加快樂。

但是很多家長在託付的時候發現,到底是讓奶奶帶還是讓姥姥帶?這個問題真的很難抉擇。

越來越多的人直接給出了建議:不要讓姥姥帶孩子

生活案例:張女士今年剛生產完,因為和自己媽媽在同一個城市,而婆婆遠在他鄉,不方便來照顧自己,所以寶寶出生後,都是張女士的媽媽帶孩子。

本來以為母女連心,媽媽一定能幫自己照顧好孩子,也不會有什麼隔閡,可以及時溝通,沒想到的是時間一長,張女士發現媽媽帶寶寶帶的很辛苦,而且就算辛苦也不會說出來,只是默默忍著。

不只是帶寶寶,張女士產後情緒不穩定,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總是各種埋怨媽媽。

時間久了,張女士的媽媽也覺得自己像免費「保姆」,不收錢幹活還要被抱怨,女兒一直嫌棄自己,甚至經常偷偷抹眼淚。

張女士則覺得,反正是自己的媽媽,不管自己怎麼無理取鬧都會被包容,完全沒考慮到媽媽的感受

所以說不建議姥姥帶孩子還是有理由的,這三點原因絕對能戳中你,跟「重男輕女」完全沒關係。

更容易起爭執

數十年的相處,女兒更容易在媽媽面前毫不保留的釋放自己的情緒,不會顧及到媽媽的感受。

再加上產後情緒波動大,就更容易說出一些傷人的話,完全不留情面,付出很多卻得不到女兒認可的媽媽,真的會很失望。

女婿不懂得感恩

很多男性覺得女性生養孩子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岳母照顧自己生產完的女兒也是天經地義的,因此不會有任何感恩的心情。

如果是他們的媽媽來帶孩子就不一樣了,因此姥姥帶娃屬於吃力不討好。

孩子不會記得你的好

孩子終究要是要回歸自己的家庭的,逢年過節在哪過?在奶奶家裡,只有「爺爺奶奶才是自己的家人」這種思想一旦被灌輸,就會讓孩子跟姥姥的關係越走越遠,帶孩子的「恩情」煙消雲散。

無論是奶奶還是姥姥,帶娃都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因此做父母的要更加體諒自己的父母。

老人給自己帶娃時,應該做些什麼?

知道感恩

照顧老人的情緒

不要當甩手掌柜,多看望老人和孩子

用溫和的方式跟老人溝通,不要不耐煩

如果你可以自己帶娃,那就儘量自己帶,不要總是麻煩老人家。寶寶成長在父母身邊才是最適合的,可以培養親子感情,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今日話題:你建議孩子是姥姥帶還是奶奶帶呢?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群美育兒,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w7-rnQBd8y1i3sJ9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