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東方藝術別墅設計,​把自然和光搬到了家

2019-07-24     築客HOME

「盧錐幾頃界為田,一曲溪流一曲煙。」

這是一首描寫西溪濕地的詩。而本案的房子就是位於這處濕地公園旁,整個園區內處處環繞著園林自然景觀,在這樣一個現代生態住宅的房子中,設計師通過不同設計語言的表達,把自然和光搬到了家……同時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表達美學,尋找生活美學與實用功能之間的平衡,並且融入了當代的都市生活。



項目地址:大華西溪風情

項目名稱:【溪之光】

面 積:400㎡

設計施工:杭州易聖裝飾

設計總監:馮培莉

參與設計:周潔茹、王星越

攝 影:瀚默視覺空間--壹高



引入一組自然採光

引光入室,在地下室開闢了一組採光天窗。因為光源的引入,負一空間變得通透而溫暖。並且,它不單單是一個功能性改造,設計師利用採光平台,用細沙鋪地,加入疊放有致的石頭,植入了苔蘚等綠植,微縮了一組日式枯山水。文化小景,也讓空間多了些人文情懷。




傳統元素與當代的融合


現代科技的發展帶來了生活的便捷,但同時也會保留對傳統元素的情愫。東方美學、人文山水,也是空間的主題。整個基調選用了溫潤的胡桃木、室內也融入了大量的綠植和自然風光。通過現代的手法,讓物與人通過無聲的語言進行對話。






光是溫暖而柔和的


室內人工照明,也是營造空間氛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燈光的設計上,設計師通過合理的規劃,對應不同的生活情景,讓光影富有層次與變化,形成了柔和而溫暖的視覺感受。自然光加入工人光,形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功能空間的一體設計


空間使用的便捷性,是做設計首要的考量。格局的調整上,改變了原入戶門廳的位置,規劃成了獨立區。把原門廳的廊道釋放給了餐廳空間,擴大空間的同時,也讓廚房跟中島的操作更加便捷,而中島與餐桌的連體式設計,也形成了更緊密的連貫,使空間更加的開放和多樣。在這裡,可以烘培、西餐,喝茶……靈活切換不同的生活場景。





所有的格局規劃,都是圍繞人的動線、生活的便捷、以及家人與朋友之間的互動而展開。西廚與餐廳的一體,可以一邊製作美食,一邊跟家人交流與互動,也是最初所描繪的生活畫面。

充滿都市范的灰調空間


男孩房的設計,用了簡單的橫平直豎來演繹現代氣息。淺色藝術塗料,搭配溫潤的地板,深灰的凹凸轉角牆板,通過色調的對比,優雅的格調渲染著空間的利落。空間規划上也把兩個傳統小房間,並成了一組大套房,充沛的陽光進入,更顯空間的開闊與包容。








「設計不應該只是局限於扁平的面的設計,而應該從二維的視角向三維的立體感轉變,在這個空間,我們能夠感受到什麼,這是很重要的出發點。」設計師說。




一家人圍坐的共享空間


家人的活動與交流不僅局限在客廳,空間需要靈活且富有變化。圍爐夜話,給空間加一些別樣的溫暖。




在軟裝的搭配上,要契合整體的感覺、符合當下的審美,更好的體現業主的修養和氣質,好的配飾,可以為空間注入靈動性。




享受簡單而美好的生活狀態


主臥空間利用斜屋頂的優勢,吊頂設計成了一幅展開的書卷……目光所及,溫潤的胡桃木作為空間的主基調,精心定製的灰白雲朵壁布,鋪開了整個大背景。清冽簡雅,呈現了最自然的狀態。





睡眠空間色調和燈光的處理,儘可能的讓人沉靜下來。所以在臥室格調的把控上,是比較靜謐閒適的。




「帶著業主對家的滿切期待,和對生活的熱愛。我們為他們鋪開了一幅生活畫卷。我們也常常在思考,什麼樣的家,更讓人棲居?家的設計最終還是要回歸生活本身,應該是溫暖的,有舒適度的,最自然最放鬆的狀態。家是承載生活的容器,我們希望的生活狀態是和諧與包容的」。設計師說。





享受居家時光


能夠慢下來、享受簡單而美好的居家生活狀態,是整套房子設計的初衷。尊重和保留傳統的元素,同時融入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表達個性和習慣。





簡單生活的感知,其實大部分來源於居住者對空間的體驗感。整套房子的完成,是需要不斷深入的了解業主所需,從使用者的角度去考量和推敲每處細節。

執拗且專注的設計團隊


整套房子從前期的空間改造、基礎的完成、軟裝的選擇與搭配,都是設計團隊配合業主一起完成,耗時一年零一個月……所有美好的事物的成長,都是緩慢的,但唯有執念與信任才是支撐所有的力量。在此特別感謝業主給予的全部信任與委託。




主創設計師簡歷

馮培莉 | 易聖裝飾--凡品高端設計中心·設計總監

從業年限:12年

CIID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會員中國註冊高級室內建築師

中國青年設計師聯合會會員

設計理念:設計能帶來改變,而改變影響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uHPQWwB8g2yegNDq8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