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諾教育:毀掉一個孩子!往往是父母在「這幾件事」的縱容

2019-05-04     新恩諾教育

父母都知道孩子生下來其實是一張白紙,想要培養孩子長大後成才,孩子的教育要從小抓起,不能因為孩子小而總是讓步或者直接忽視。如果長期縱容孩子,孩子一旦養成了習慣,長大後孩子形成了叛逆性格,父母就只能後悔莫及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哪些方面總是縱容孩子呢?

1. 孩子打罵家人,父母總是容忍、謙讓

有些家庭突然家裡增添了一個孩子,對孩子是愛不釋手般呵護,小時候喜歡逗弄孩子,譬如孩子有時提出無理的要求也不拒絕,讓爸爸爺爺當馬騎,在家玩打鬧遊戲。家長一般會注意自己的分寸,但孩子卻不知道,下手沒輕沒重。大人還覺得無所謂,認為小孩還小,不懂事,不是故意打人的。長此以往,孩子的「動手能力」越發嚴重,上升到一不樂意不高興也會打甚至罵家人,目無尊長。

小孩的這種行為開始可能是無意識的,但是次數多了,大人的縱容不管,孩子也就明白家人好像間接的認同他的做法。以後他們就會肆無忌憚的打人,成為愛打人的小朋友,甚至長大之後都是對家人不孝順的人,逐漸演變成白眼狼。

對於這種情況,家人發現之後一定要嚴厲制止,及時糾正,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如果有那些比較頑固的孩子,適當的給予懲罰也是必要的,比如「以毒攻毒」之法,孩子打大人,大人打回去,問他感受,讓他自己分辨事情對錯。

2、孩子獨占所有東西,不管其他人,家長儘量滿足

想想一個長期什麼東西都獨占的孩子,不管其他人有沒有需要,長大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相信他以後將來都會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長大後連自己爹媽可能都不會管。有時候孩子在家可能是最重要的那一個,家人都願意把最好的給予他們,吃的用的都是留給孩子,唯獨忘記教他們應該學會分享。

假如自己帶孩子去公園玩,在公園裡自家小孩看見別的孩子拿著玩具在玩,孩子不管玩具是誰的,直接過去就搶過來自己玩,還會有人覺得這種小孩能招人喜歡嗎?簡直討厭還來不及。

這樣的行為,家長別說容忍,根本就不能讓它發生。這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如果在家裡有好吃好喝的可以給孩子先吃,但是可以示弱,比如「媽媽也想吃,可以分享一點給我嗎?」「爺爺奶奶照顧你比較辛苦,好吃的東西應該大家一起吃」,這樣的引導,可以讓孩子更加懂得分享和感恩。

3.孩子犯錯後,只會推卸責任,父母包攬於自身

之前看過一個很火的短視頻,它講的是一個孩子犯了錯,但是媽媽還在質問孩子是誰幹的,結果孩子一口咬定是爸爸乾的。評論一片倒,說孩子反應快,孩子好聰明,逃脫一頓打,還有說這孩子機靈得,負責家裡的照料了。

可是大多都沒看出問題出來,這樣的孩子一次兩次可能真的覺得沒大關係,但是父母長期將責任歸咎於自身,孩子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那就不好了,將來長大變成逃避推卸責任、沒有擔當的人,一不小心就是白眼狼了。

4.孩子不遵守規則,家長放任不管

有沒有見過那種在公共場合不遵守規則的孩子,電梯尿尿的孩子事件,遊樂場父母失職孩子受傷事件,簡直數不勝數。孩子在家不遵守規則,父母聽之任之,出門就變成熊孩子,孩子越髮長大越沒有什麼東西能約束他,將來只會讓父母自食其果,不斷的給他擦屁股。

以上這幾種情況在很多家庭中可能會出現的,如果父母總是用這些方式來教育孩子,縱容孩子不理,不但長大後成不了優秀的人,孩子的一生也毀在你的手裡了。

家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幸福成長,幫助孩子擁有持續獲取幸福的能力。而幸福其實就是,孩子能夠在成長道路上永葆好奇之心、常懷滿足之感和追求存在之意。所以,恩諾教育國家心理導師建議所有父母一定要從小給孩子制定規則,有一定的約束力,這樣才不會讓孩子在外邊闖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t-I_2sBmyVoG_1ZJ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