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饒,一個普通的村子卻處處是洋房別墅,宛若歐洲風情的小鎮

2019-09-10     乍暖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其實是有奇妙的緣分存在著的。我與這個姑娘的相見緣於一場出行,其實我早就知曉她,只是未曾謀面,幾日相處下來,發現竟有有幾分的相投。我本就是對性情相投之人,有著格外的珍惜感,世間人來來往往、擦肩的千千萬萬,能相談真的不過了了。

我喜歡,這姑娘可以獨立的思考、說話時篤定的樣子,不談什麼文學素養,她真的是個值得相交的人。於是,我們有了再一次的相見,這一次,在她自己的公寓里,我覺得與其說是她自己的,不妨說是喜歡文學、可思考的人的一處聚集地——上饒弋陽江廖肖國際文學村裡的青年作家公寓。

對了,她叫楊怡。我喜歡沒有標籤的相處,我更喜歡稱她為熱愛生活的姑娘。

江廖肖國際文學村

在上饒,或許你會知道三清媚女子文學會,一群熱愛生活、熱鬧文學的女子,她們才情橫溢,筆耕不輟,向這個世界宣告著她們的所愛,也向自己宣示著女子也可無所不能。而江廖肖文學村便是她們可以安放內心柔情的地方,真的是鄉村風情、詩意生活。

江廖肖是弋陽龜峰腳底下的一個小小村子,村子裡是色彩繽紛的屋舍,這屋舍可為身體的棲息所、又可為文學的棲息所。幾片竹林、幾處花開,跟著日光的影跡,跟志趣相投的人一起,談生活、談過往、談關於未來的種種,都是一種舒服而愜意的感覺。

清晨或者午後,走在這個不算大的文學村中,一半是文學的味道,一半是炊煙的味道。文學社後面是村子裡生活了許久的村民,他們樸素的著裝,與他們交談也是來此的收穫之一。總覺得,無論做什麼事情,最貼近生活才會最動人,用我淺薄的認知而言,文學最該是如此,沿著生活的氣息去衍生,才是文學的精粹吧。

三清媚文學社——村長樓

在村子中,有一處村長的民宿,叫做「村長樓」。是三清媚女子文學社社長做的民宿,我去的那幾日,正巧這村長樓還在完善中,院子中一盤盤的花開,牆上的一幅幅照片,都是蔓延在時光中的小確幸。我與她們一同做最後的完善,花開的更加的濃郁,似乎我早已是這村子中生活了許久的村民,泥土的味道和竹林的風都有種莫名的舒適感,讓人捨不得離開。

兩層的村長樓,黃色的外牆,顏色鮮活,該是象徵著文學社的未來,一直保持著生命力和思考的源泉。其實,一個人一生,也無需太多的東西包裹,一間房一張床、幾本書、幾段時光,也可以是另外一種別有情趣的生活,最終還是看你怎樣去選擇。

若是,身心有些疲倦,生活的方向有些迷茫。不妨就來此,來這個充斥著文學的村子,呼吸呼吸山前田間清冽的空氣、暫時卸下生活中的羈絆與紛擾。或許,某個清晨,你便會釋然、便會痊癒,依舊熾熱的愛著自己與這個世界。

青年作家公寓

除了村長樓,更愛楊怡的青年作家公寓。

那日我被她喚作了苦工,與她一起噴字交談,牆邊有些蔫了的盆栽花,讓我忘不掉那日時光。其實,我也曾想要擁有這樣的一處院子,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地碼放著我對生活地期冀和對自己最善意地交待。再我還未擁有之前,真是羨慕,楊怡可以看盡這院子地花開花落、春夏交接的美好與生活。

碩大地樹下是墨綠色外牆的青年作家公寓,一處安放著文學氣息地地方。這裡可以創作文學,亦可以創作你的生活,說不定某個夜晚,反動書的扉頁,便會與那些文學界的知名作家相遇……你越發的努力,生活才會最平穩的呈現出你愛的樣子。

再次去,我要看看那個噴繪詩句的箱子,楊怡同學做成了怎樣的物件?這也算是對青年作家公寓我添就得一份小歡喜吧,願日後陽光依舊明媚,我們都可熱烈的生活。

南岩寺

在弋陽文學村,我們驅車十多分鐘抵達了南岩寺,為了結識一位豁達而又善良之人。

南岩寺,一處藏匿於山中的僻靜之所。駛入大門,再通過檢票口,沿著一條石板路直行,便可抵達南岩寺深處。說起來,南岩寺並非如其他的寺院一般,香火旺盛,卻夾雜著一股不可一世的幽靜。

南岩寺確切的可以稱為南岩佛洞,天然的佛洞三面紅岩環繞,寺隨岩架立,沒有人工的架設,不瓦而棟,不檐而藩,便可置千餘人,這佛洞著實為我國最大的自然洞窟中開鑿的佛教石窟。就這樣居於這靜默地山林洞中,晨間伴著鳥鳴、午後有瓜果飄香,自給自足、雖清貧,卻也不失為一件人生的幸事。

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南岩寺地主持竟是一眉目清秀、溫和沉穩地80後男子,換作圓坤大師,14歲便禮清禪法師出家,經歷了各種磨難與困頓,卻依舊擁有清晰地善意和安寧地模樣,一瞬覺得,這山間佛洞也是極其適合修身養性之處。

一洞一世界,這做千年古剎,似乎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但是沒有距離感,讓人想要再夏日的傍晚一去再去,聽一聽那蟬聲蛙鳴。

相遇真的是妙不可言,還好,在我們還都保留著那份單純的時光里,一切都未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p8qIW0BJleJMoPMYa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