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花光300元無奈睡橋洞,今坐擁8萬億礦山,身價1千億卻很少露面

2019-10-13   縱橫情報

在過去的戰場中,人們常說時勢造英雄,不過在當今的商界中,也有著這種說法。一個企業家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離不開一個好的時代和環境。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誕生了很多優秀的企業家,比如任正非、宗慶後、張近東等等。



不過在中國成千上萬的企業家中,有這麼一位非常出色但是卻被忽略的企業家,他就是正威集團的老闆王文銀。正威集團在5年前就已經擁有1.5萬名員工,是全球有色金屬行業的龍頭企業。2018年,正威集團創造了4900億元的營收,緊緊跟隨在華為和蘇寧的後面。王文銀目前手握20座大型礦山,礦產總價值達到8萬億。

王文銀從小家境貧寒,不過他的學習成績卻一直是年級數一數二的。上世紀80年代末,王文銀考入了南京大學,畢業後王文銀來到上海一家企業工作,當王文銀看到身邊的人都去創業時,他也坐不住了。於是王文銀便從這家企業辭職,帶著積攢下來的300元獨自一人來到深圳打拚。



不過深圳並沒有王文銀想像的那樣美好,由於人生地不熟,王文銀身上的錢很快就花光了,無奈之下,他晚上只好睡在橋洞裡。就在生活都不能保障的時候,一家單位向他拋出了橄欖枝,於是王文銀就成為了一名電線工人。憑藉努力,王文銀很快被領導賞識,一年時間就當上了公司總經理。

不過王文銀並不滿足於現狀,賺到一筆資金後,便再次辭職走向創業之路。帶著在上一家公司的工作經驗,王文銀在1995年創辦了正威集團的前身攜威實業公司,主要做電線產品。不過在修建完公司大樓後,王文銀的資金所剩無幾,於是他就白天親自送貨,晚上跟客戶談業務。在王文銀的努力下,公司很快便實現了盈利。



然而就在公司漸入佳境時,王文銀卻遇到了一夥騙子,當時他按照以往慣例先把貨物交到客戶手中,沒想到這名客戶卻沒有給錢直接拿貨跑了,結果讓王文銀損失了好幾百萬。為了繼續生存,王文銀跟供貨商們講述了自己的遭遇,希望能夠讓他分期付款來減輕負擔,而這些合作商們也表示非常理解,同意了他的要求。

從那以後,王文銀做事變得更加小心謹慎,公司很快又重新步入了正軌。1999年,王文銀又成立了銅礦加工廠、電線廠等多家工廠,後來他把這些工廠整合成為正威集團。到了2003年,正威集團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電線製造商。這一年,全球銅礦價格持續走低,王文銀覺得這是一個大好的抄底機會,於是他用很低的價格買下了好幾座銅礦。



王文銀在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國家坐擁20座銅礦,每座礦山的探明儲量都超過了2000萬噸,因此王文銀被人們稱為「世界銅王」。在前不久最新公布的胡潤百富榜中,王文銀以1000億元的身價排名榜單第15位。

雖然坐擁千億財富,但是王文銀卻一點都不張揚,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被稱為中國最低調的千億富豪。而王文銀也和任正非一樣,即使企業具備上市的資格,也不想帶領正威集團上市。



王文銀曾說過:一個不敢冒險的企業家,不算是一個好的企業家。在王文銀身上體現的,正是一種敢於冒險的精神,所以才擁有了如今值得稱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