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最近幾年農村有很多農民朋友因為買假肥料、假農藥上當受騙的事。這些肥料的成分含量虛假、明明沒有的含量忽悠農民說有、還有用劣質原材料生產的廉價肥料等。更讓人惱火的是,最大的市場竟然集中在一些貧困地區,另外,像在東北三省則更為常見。那麼,他們都是怎樣欺騙農民的呢?有哪些基礎套路,讓我們一起了解,一起記住這個教訓。
一、廉價化肥上門營銷
人都說「便宜沒好貨」,但還是有很多人犯了占便宜吃大虧的錯。一般那些騙子忽悠團的化肥會把實際含量印成很小的字,顏色很淺,幾乎讓人看不出來。但是把虛假成分的印的很大,故意誤導農民。最後用劣質肥料和虛標含量的肥料種地,由於供肥量不足,導致減產是必然。
如果不信,在這裡,我們參考一組可靠數據來看看到底是不是這個理:
兩萬兩千垧地,八成用廉價劣質肥,每垧若減產5000斤,每年就少收玉米8800萬斤,每斤只按0.75元計算,直接損失就達6600萬元,戶平減少收入逾6000元。
二、包裝袋套路深
1、眼花繚亂的包裝袋
包裝袋事件其實不僅發生在化肥方面,現在像很多其他的產品也都有這種情況。之前小編親自見過那些拿蜂蜜、醋的包裝盒包裝懟了水的蜂蜜和醋。而且,什麼品牌含量的盒子都有。至於化肥的這種也是這樣一個道理,本來成本價1元的一個塑料袋給忽悠團賣5元錢一個。然後,忽悠團用它們來忽悠廣大農民朋友,真的是可惡至極。
2、「總成分」和「總養分」的天壤之別
有些小黑工廠,他們的肥料正面赫然印著:「總成分」56。但是在袋子背面印了一厘米高的一行模糊不清的字,經仔細辨認,才知道氮磷鉀總養分是35,他們把有機質、微量元素,甚至氯離子含量都標註出來,連同養分等幾項相加,正好是56。但是,農民朋友們不怎麼懂化肥的養料成分,覺得撿了個大便宜,還信以為真是56個含量的肥料,真的需要擦亮眼睛了。
3、假袋子充當真品牌
還是包裝袋的問題,包裝袋各種各樣,隨意製作。你要啥品牌、啥含量,裝袋就成。你要100元一袋,他就給你裝100元的,你要90元一袋,就給你裝90元的,就是列印個字的事情。真的是忍無可忍!
三、忽悠團真假難辨
忽悠團是怎麼忽悠農民朋友的呢?他們一般最先去找村幹部或者他們的親戚朋友,打著拉攏他們一起做生意為由,忽悠農民買他們的化肥。有的還給請客戶吃飯喝酒,其實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下單。但他們化肥來源卻不明不白。有些黑工廠白天停工,夜晚生產,產一車肥就運走一車,直接運往農村銷售給農戶。
忠告1:
如果你也是農戶,作者教你們一個辨別真假的方法,可以通過包裝袋上的電話核實真假,包裝袋上一般都有聯繫電話,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打電話問問。一般來說,正規廠家的聯繫電話一般都能撥通,撥通之後客服也會如實解答用戶的任何問題。
忠告2:
如果說包裝袋上只看見商標或者不規範的產品名稱,看不到有效成分含量、凈重、標準號、生產許可證號、生產日期或批號,甚至連生產廠名和廠址都沒有的,再便宜咱也不能買。
當前,違法成本太低,導致不法分子有恃無恐。銷售假冒偽劣肥料和虛標含量肥料的隊伍花樣翻新,讓人防不勝防。正所謂像有些人總結的一樣,「年年有人在挖坑,年年都是新面孔,年年有人往坑裡跳,」所以,咱們農民朋友們一定要注意!
我們是科技農場,為農民朋友服務是我們的職責,感謝關注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