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食有故事,讓文化有味道!120道「明味」比拼「三明十大碗」

貫徹市委政府做實「四篇文章」工作部署,滿足三明市民和外地遊客對飲食文化的需求,積極推動有地方特色的旅遊美食、文化美食、自然生態美食的提升發展,打造蘊含三明地方文化特色的美食饗宴,使之成為三明文旅形象和城市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

12月12日,由市文旅局主辦的「三明十大碗」特色菜品烹飪大賽在天元賓館舉行,市政府市長張文珍出席活動並為入選「三明十大碗」菜品頒發證書,市文旅局局長廖榮華做大賽點評。

三明市人民政府市長張文珍

此次大賽特別邀請3位國家高級評委、2位高級考評員等資深專家擔任評委,由福建省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副會長林量擔任評委組長。來自全市十二縣(市、區)的參賽隊伍以嫻熟的技藝、創新的思路,紛紛亮出絕活,呈現了一場精彩的美食文化盛宴。大賽亮點紛呈:

01 文旅融合,講好美食故事。

美食是一種文化,文化是美食的靈魂,只有講得出故事的美食才更有味道。此次比賽以「讓美食有故事,讓文化有味道」為主旨,著力探索以「美食」撬動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新路徑,切實把文化內涵轉化為旅遊要素,把美食故事講好,讓三明的文旅產品更立體、更豐滿、更有味道。

在備賽中,各縣(市、區)認真梳理了轄區內的美食故事,120道參賽菜品的背後是120個與三明歷史淵源有關的文化典故。尤溪的朱子宴、泰寧的狀元宴、建寧的蓮子宴、清流的養生宴、永安的「永安大席」、沙縣的傳統小吃宴、三元的福壽宴、寧化的「八大碗」等主題宴席,通過美食展現特色文化,進一步拓寬文旅融合渠道,切實把文化內涵轉化為旅遊要素。

02 精心組織,突出主題特色。

為突出「三明十大碗」主題,打造能夠代表「明味」特色、更接地氣、更有市場的旅遊餐飲美食。大賽在食材產地、加工工藝、文化背景等方面嚴格要求產於三明、代表三明、突出三明。在菜品製作、菜品推介等環節,選手們各顯身手,賽出了水平和新意,生動展現了三明各地的特色美食文化。

03 立足本土,打造「明味」宴席。

本次比賽不鼓勵造型工藝、不比拼刀工技藝,只強調「經濟、實惠、味美、特色」的原則,更注重菜品本身的味道和典故,就是為了打造更接地氣、更有市場的特色宴席,實現推廣。經過緊張的製作,各縣(市、區)參賽隊伍分別呈現了代表當地特色的由六道熱菜、二道湯、一道主食和一道小吃組成的「地方十大碗」。大賽評委按照突出「明味」主題,對每個菜品進行綜合評分,從120道菜中評選出十道最能代表三明美食文化的菜肴,形成一桌「明味」十足的「三明十大碗」特色宴席。

建寧十大碗

梅列十大碗

泰寧十大碗

三元十大碗

永安十大碗

將樂十大碗

明溪十大碗

沙縣十大碗

尤溪十大碗

清流十大碗

寧化十大碗

大田十大碗

「三明十大碗」特色菜品烹飪大賽榜單

入選菜品獎

熱菜:金牌蜜汁鴨、千里稻香肉、客家白斬鴨、蜜汁扣蓮、紅糟烤兔、豬腳墨魚筍

湯菜:鍺泉養生魚、大鍋煨豆腐

主食:朱子面

小吃:燒賣

團體獎

一等獎 梅列

二等獎 尤溪、永安、將樂

三等獎 寧化、清流、建寧、泰寧、沙縣、大田、明溪、三元

最後讓我們來揭曉「三明十大碗」的神秘面紗~

金牌蜜汁鴨

千里稻香肉

客家白斬雞

蜜汁扣蓮

紅糟烤兔

豬腳墨魚筍

鍺泉養生魚

大鍋煨豆腐

朱子面

燒賣

來源:三明文旅

本期編輯: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