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血壓患者在服藥過程中總有這樣那樣的疑問:
在服用降壓藥一段時間後,血壓降到正常水平,是否可以不用再繼續吃藥啦?
是藥三分毒,降壓藥也一樣,不能長期服用!
……
那麼這些說法真的對嗎?
高血壓是指未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情況下,收縮壓大於等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等於90mmHg。
高血壓患者服藥過程中擅自停藥後,會導致血壓很快又再升高,不得不再次開始服藥。
這種間斷和無規律的的治療,不僅會造成血壓波動幅度的增加,而且還加重了動脈硬化和對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甚至出現「反跳現象」。
反跳現象
長期服用降壓藥的患者在突然停藥後,可能會出現反跳現象:
指停藥後,血壓升高到比治療前還要高的水平,常常伴有頭痛、焦慮等症狀。
嚴重的還會出現高血壓急症(高血壓腦病、顱內出血、腦梗死、急性心力衰竭、下肺水腫、心肌梗死和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等)等問題。
另外,停藥後血壓正常,只是假象。
有部分經過治療血壓降至正常水平,停用降壓藥物後血壓水平仍可能會在短期內保持正常,但最終血壓還是會上升到治療之前的高度。
這是因為:
每種降壓藥物均有一定的代謝時間,停止服藥後體內仍存留一定量的藥物還未被代謝,還需要一段時間後才會完全失效。
還有許多患者擔心長期服用降壓藥會有危害。
其實,藥物確實多多少少都有副作用,但目前臨床上使用的降壓藥,已經經過不斷的改進,副作用與高血壓的危害比起來,幾乎就是微不足道。
一邊是輕度的副作用,而另一邊則是生命的威脅,如何抉擇已經非常明顯了吧。
更何況,降壓藥種類眾多,一種藥物不耐受,大可讓你的醫生幫你選擇其它種類的降壓藥。
並非全都如此。
因為這裡需要先明確一個問題:你得的到底是原發性高血壓還是繼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病:
是在遺傳的基礎上由於不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等問題,導致的人體血壓調節發生紊亂從而導致血壓升高,發病初期,並不存在臟器病變。
此類病人占了高血壓患者的95%。
繼發性高血壓病:
人體內參與血壓調節的臟器發生了實質的病變,從而導致了高血壓的發生,稱之為繼發性高血壓。
可能涉及:
這類病人在高血壓患者中只是少數,只占到5%左右。
總結
這需要結合已有的症狀、體徵同時做相應的輔助檢查才能確診:
另外,還有其他比較特殊的高血壓類型:
一過性高血壓
目前尚無公認的一過性高血壓的定義,尤其是時間界限和診斷標準。
典型的一過性血壓高,就是指平常血壓正常,如遇有心煩、焦慮、失眠、激動、劇烈運動等原因出現短時間血壓突然升高,時間持續數小時或者數天。
對於一過性高血壓,通常是在血壓急性增高時,給予消除誘因並給予降壓藥物治療,但無需長期服用降壓藥。
白大衣高血壓
指患者平時血壓正常,但是進入醫院,醫生、護士測量血壓就是高的,這種患者考慮是緊張焦慮所致,但不能忽視。
有研究表明,白大衣高血壓,最終會成為高血壓患者。
總結
1、忌擅自亂用藥物
降壓藥有許多種,作用也不完全一樣。高血壓病人的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應按病情輕重和個體差異,分級治療。
2、忌降壓操之過急
短期內降壓幅度最好不超過原血壓的20%,血壓降得太快或過低都會發生頭暈、乏力,嚴重的還可導致缺血性腦中風和心肌梗死。
3、忌不測血壓服藥
自覺症狀與病情輕重並不一定一致,血壓過低也會出現頭暈不適,繼續服藥很危險。正確的做法是,定時測量血壓, 及時調整劑量,維持鞏固。
4、忌無症狀不服藥
無症狀高血壓 ,危害不輕,一經發現,應在醫生指導下堅持用藥,使血壓穩定在正常水平 。
除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
1、合理的膳食
2、控制體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3、戒煙限酒
4、適量運動
5、保持心情舒暢
6、關注睡眠情況
無論是何種類型的高血壓患者,
都必須遵醫囑用藥,
切不可私自停藥,換藥
以免埋下健康隱患!
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
記得關注+點贊~
參考資料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WritingGroupof2010Chinese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Hypertension.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2011, 3(7):42-93.
[2] 胡衛民. 高血壓合理用藥[M].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8.
[3] 陶碧峰. 淺談高血壓預防保健及健康指導[J]. 特別健康, 2017(14).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