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育的吉安模式: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2020-01-03     中國房地產報

花樣年吉安希望小學名譽校長潘軍寄語孩子「做平凡而幸福的普通人」。


寫在前面

他們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貧困山區的孩子,希望通過教育改變命運。

他們也認同教育公平的觀點和實踐,中國未來的發展在鄉村,中國的未來依靠鄉村教育。未來十年,花樣年要以吉安花樣年希望小學為基地,繼續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中房報記者 翁曉琳|深圳報道

「走進花樣年希望小學校門,一陣熟悉的感覺湧上心頭。這一刻我仿佛變成了一個踩著上課鈴聲匆匆忙忙走進校園的小學生。這個念頭忽閃而過,我對自己說,『你今天可不是一個小學生,而是一名人民教師,你的肩上可擔著教育莘莘學子的重任呢』!」重回吉安花樣年希望小學的周夢婷,11年前正是從該所小學走出。

位於江西省吉安縣桐坪鎮的花樣年希望小學,是花樣年集團從2006年開始持續捐建而成的,迄今累計捐資超1200萬元,捐建了6棟教學樓及附屬設施,打造了覆蓋幼兒園到小學的花園式學校,使得該校成為當地捐資額最多、條件最好的村級小學。

花樣年集團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花樣年訂立了學校未來發展新的十年規劃,下一步要將學校建設成為跟城市水準看齊的學校,未來定將學校打造成流芳百年的名校。

十年打造一所學校

2019年9月花樣年董事局主席潘軍與當地政府一起為新教學樓奠基。

江西省吉安縣桐坪鎮,這裡民風淳樸、雞犬相聞,由於經濟相對落後,交通不便,人們大多靠務農為生,經濟來源比較單一。為了養活一家老小,家裡的主要勞動力大都選擇了外出務工,於是出現了很多留守兒童、空巢老人。

吉安花樣年希望小學就坐落在這座小山村裡,前身為「育英小學」,2005年建校時只有一棟教學樓,四周是一片黃土地,唯一的「商業配套」只有孤零零佇立在校園旁邊的一個雜貨鋪。幾百名住校師生學習生活都在唯一的這棟教學樓中進行,教室白天上課,晚上課桌一併就是床鋪,吃飯也在教室進行。

了解到學校的情況後,2006年花樣年當即決定捐建這所學校。花樣年集團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與其一年建十所學校,不如花十年打造好一所學校。」

花樣年希望小學的到來也改變了很多學生的命運。「剛到花小的時候,十分震驚,尤其是新教學樓,沒想到這麼乾淨,我們甚至是脫鞋子進教室上課,根本捨不得踩髒。」周夢婷回憶起自己讀書時的一幕幕依然是記憶深刻。

在周夢婷眼中,花樣年希望小學的變化是一天天可見,「最開始這裡的廁所是破舊的瓦片房,又髒又臭,花樣年經過改造後,現在是鋪滿瓷磚的專門的一棟建築,甚至還建起了公共澡堂,有熱水提供。以前我們只有冷水,經常不能洗澡洗頭,如今新宿舍樓還有獨立的衛生間。」

事實上,花樣年集團在這十餘年間像運營企業一樣參與到了學校的建設中,先後捐建了6棟教學樓及若干附屬設備設施,包括新教學大樓、綜合大樓、第二教學樓、學生公寓、幼教樓、食堂、學生廁所、飲水工程、運動場等。

除了基礎設施外,花樣年集團也十分關心教育問題。「作為一個村級小學,是缺乏實施這些素質教育的師資和配套的。為此,集團又啟動了員工支教去學校教授相應課程、設立教師培訓基金提升學校老師素質、組織城市體驗之旅開闊師生眼界。」花樣年集團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

據其提供的數據,迄今已有18批次54位員工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支教,9屆鄉村教師培訓培養鄉村教師50餘人次,8屆深圳上海成都等地城市體驗之旅100餘人次參與,實施線上線下「七彩課堂」200餘次。

為了鼓勵學生,2016年起,花樣年集團還發起「奔跑行動」,每年為每個孩子捐贈一雙白球鞋,鼓勵學生鍛鍊身體,並且眾籌「鞋盒禮物」讓員工客戶贈送創意禮物。

「鞋盒禮物是孩子最喜歡的,我們班上甚至有一個孩子把鞋盒當作文具盒帶到班上。鞋盒裡面裝有小卡片和禮物,每次孩子拿到卡片都覺得像是收到一封信。不過,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所以他們都會為此而努力表現。」周夢婷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透露。

如花樣年集團董事會主席潘軍表示:「硬體設施建設只是教育的基礎部分,培養什麼樣的人才是學校最核心的價值點。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不是僅僅當上科學家、企業家,而是要學會做一個平凡而幸福的普通人,要有感恩的心,發現美的眼睛、敏感的耳朵、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態。」

「留守兒童新希望模式」

2018年學校全新的跑道操場建成,被稱為「最美村小運動場」。

在花樣年多年的持續努力,學校的硬體條件及「軟實力」不斷提升,累計有2500餘名當地學生受益,近200名學生考入大學。2017~2018學年,學校綜合辦學水平在全縣位列農村第一、城鄉全部學校全縣排名第四。目前,在校學生近1200人,專任教師近60人,覆蓋幼兒園到完全小學,開始撤併周圍其他學校。

「優質教育」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重要一項,但在毗鄰井岡山的吉安縣桐坪鎮的鄉下,即便經濟實力逐步增強,「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依舊需要很長的時間。

花樣年集團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農民在外打工,其子女則在大多數情況下成為『留守兒童』,空巢家庭、隔代喂養的留守兒童導致系列生理問題、心理問題,嚴重影響社會和諧發展:將會導致文化的斷層和全民素質的下降、導致經濟建設生產力的低素質、導致城鄉貧富差距繼續變大和社會的不穩定等。」

為此,花樣年集團靈活利用學校留守兒童集中寄宿制的特點,以「美育+體育」為特色,在國家規定的課程之餘,增設國學、音樂、美術、足球等「七彩課堂」,將審美教育、愛的教育、感恩教育融入到學校教學中。

其創造實踐出農村留守兒童寄宿制集中教育模式,促使其在2012年與團中央戰略合作,發起「花樣年·教育樂助計劃」,在全國除台灣、港澳之外的所有省級行政區域各省市興建了125所七彩小屋,並定期組織「七彩課堂」活動持續關愛,將「留守兒童新希望模式」推廣到全國。

除此之外,花樣年集團還引發村民聚集效應形成新型農村市鎮,成為推動城鄉教育公平的「井岡山」樣本。

由於學校引發村民聚集,村民圍繞學校建起了一圈圈房子,「學區房」甚至賣到了每平方米2800元;政府又修建了小商品市場、市政公園,學校所在地已是人丁興旺的小型市鎮了。學校引發村民聚集形成鄉村教育社區的模式也被稱為「新農村建設吉安模式」。

花樣年集團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集團非常認同教育公平的觀點和實踐,中國未來的發展在鄉村,中國的未來依靠鄉村教育,未來十年,花樣年要以吉安花樣年希望小學為基地,繼續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UsjbG8BMH2_cNUgNdL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