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經歷風雨才會見到彩虹,你什麼時候才會對孩子「放手」?

2019-08-04     學生小課堂

只有經歷風雨才會見到彩虹,你什麼時候才會對孩子「放手」?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不定時分享,希望各位家長及時閱讀、收藏、轉發,評論交流心得.

一、為什麼家長都不捨得對孩子「放手」

在某論壇上,看見了一位母親對孩子寫的信。

信里提到,不是做媽媽的不願意給孩子自由,而是因為父母「無能」,沒有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自己為人處世的方式。

作為家長,媽媽心裡非常擔心,我並不確定是不是不管你就能讓你成長,沒有信心告訴自己,是不是讓孩子自由了,一切都會變得好起來。

是啊,家長們總是出於「爸爸媽媽都是為孩子好」的心理,給孩子加上了鎖鏈,把孩子的一切都緊緊掌握在自己手裡,那麼除了擔心,家長們還會有其他原因嗎?

控制欲比較強。

一些家長經常會讓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實際上,家長的行為和意識里,並不是所有的觀念都是出於對孩子有,難免會有其他因素的影響。

比如說要送孩子去學校,那爸爸自己剛好可以和朋友約一約,也省的和妻子交代了。因此家長們應該認清對孩子管制的限度,不能盲目壓制孩子的自由。

對孩子能力的不信任。

就像朋友的媽媽一樣,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沒有能力的,不會讀書就什麼用都沒有,其實這是非常片面也是極其不正確的想法。

家長應該給孩子表現的機會,讓有自己成長的可能,並不是說家長一放手孩子就會沉迷手機,無所事事,這是對孩子的不信任。

或許在父母教育孩子的這段時間裡,管理孩子的過程中,他自己已經學會了如何去處理一些問題,但是父母的「包辦」並沒有給他鍛鍊的機會,也認識不到一個新的孩子。


父母該怎麼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練習放開他們的手,讓他們自己去犯點兒錯,再自己去收拾「殘局」。

我們裝點兒傻。無論是在學業上還是在生活里,只要孩子開始做一件新的事,我們可以讓他先自己做一個計劃,而不要立即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

我們裝點兒笨。我們可以「笨笨地」向他們提問一些有趣的問題,告訴他們我們不太明白,讓他們來為我們上「課」。這樣的聊天是產生雙向信任的「催化劑」。

我們裝慢點兒。父母把凡事都自己包攬起來,就標誌著對孩子不放心。父母可以從慢一拍做起,慢慢地讓自己習慣給孩子多點兒自主的空間。

我們裝作沒看見。有些事不是什麼大事,雖然覺得不對,但我們可以先往邊上放一放,不要急於糾正或說教。看看孩子過一段時間後是否會有自己的判斷。

我越來越堅定一個信念:父母對孩子信任度的大小,決定了孩子的能力大小。相信孩子內在的力量,就如同相信孩子的自身抵抗力不是靠抗生素喂出來的!

我們對孩子有了信心,他們對我們也會有信心,才會在我們的世界裡多待一會兒,才會告訴我們心裡話。

隨著娃娃的成長

如何塑造

孩子人格上的獨立?

秘訣只有一個

那就是

相信孩子內在的力量

三、家長在什麼時期放手合適呢?

一位頂級育兒師曾經說道:我們要相信孩子的心是向上的,願意成為父母的好孩子,願意成為這個社會所需要的人而不是天生的囚犯。

什麼時候給孩子自由,對孩子放手比較合適呢?

叛逆期來臨之前。

孩子的青春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而這個時期里孩子與家長的衝突也是最多最劇烈的。

因此家長們要想處理好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緩和自己對孩子的管束壓制,那麼可以從青春期來臨以前給孩子自由,讓孩子明白父母是可以溝通的,並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麼「不可理喻」。

當孩子知道什麼是自我的時候。

一些小朋友是比較有主見的,對於自己的生活和行事都是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這樣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引導,而不是管制哦。

當小朋友問媽媽:「為什麼我不可以自己做選擇」時,就應該慢慢給孩子一些自由和權力了,讓孩子習慣既可以自己做主,也應該聽家長的話。

以上是小課堂整理的內容,喜歡小課堂的記的關注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QZNXGwBUcHTFCnfUN_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