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黑暗濕熱環境中發芽而成,
因為其外形像一把玉如意,故又被稱為「如意菜」;
它與豆腐、醬及麵筋被西方並稱為中國食品的四大發明;
它與筍、菌又被古人並列為素食鮮味三霸;
它就是市場價一塊多甚至幾毛錢的豆芽!
很多人覺得豆芽既然是豆類植物發芽成的,影響與功效應該跟豆子差不多,實際上,卻不盡然。
利水瀉濕,達木舒筋
現存最早的中藥著作《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豆「主濕痹筋,攣膝痛。」
《長沙藥解》記載:「利水瀉濕,達木舒筋。」
《本草綱目》指其能「解酒毒、熱毒,利三焦。」
《黃帝內經》言「木曰曲直」,中醫認為「肝屬木,肝主筋」。我們來看看豆芽的外形,是不是有「曲直」的形意在裡面?
既然肝具有藏血、主筋的特點,膝蓋是大筋聚集地方,又是水濕容易停留之處,服用豆芽,可以舒達木氣和利水瀉濕,筋膜得以舒展,所以能治療解除膝關節屈伸不利及疼痛的症狀。
平時經常喝酒的人,吃些豆芽也是挺好的,上面提到了有「解酒毒」的功效。肝不好的人也適合常吃豆芽。
美白皮膚,潤澤皮毛
對於女性來說,豆芽還有美白祛斑的作用,、
比如《本草經集注》中記載豆芽可以「去黑,潤澤皮毛」。
這裡「黑」主要是一種肝斑,即西醫的黃褐斑,以女性多見,
這種皮膚病多由於憂思抑鬱、血弱不華導致的。
前面我們提到了豆芽有助於人體肝氣的舒達,達到疏肝解郁的作用,肝氣舒達則氣血可上榮面部,豆芽還能祛除面部濕濁之氣,所以能夠美白皮膚,潤澤皮毛。
有黃褐斑又多愁善感的女性不妨一試!
豆芽不同種類,功效各異
《神農本草經》《本草經注》及《長沙藥解》記載的豆芽是「在壬癸日用井華水浸黑豆,待芽長五寸長時取出,曬乾」的豆芽,《本草綱目》記載的是選用綠豆長成的豆芽。
從以上的角度分析,不同豆長成的豆芽,功效還是有區別的。這裡為大家簡單總結幾種:
1、黑豆芽:利水行血及舒達肝氣的效果最強;
2、黃豆芽:偏於疏散中焦脾胃的濕熱邪氣及暑濕之氣;
3、綠豆芽:清熱力度最強。很多火鍋都是用大量的綠豆芽或者黃豆芽墊鍋底的,主要用意也是預防辛辣刺激的火鍋飲食誘發脾胃濕熱,使得容易消化,避免「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