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小學落戶東湖,保定打造京津冀教育第三極

2020-07-24     狐狸看樓

原標題:河北小學落戶東湖,保定打造京津冀教育第三極

7月9日,保定家喻戶曉的河北小學,將在東湖開建分校,河北第一學區浮出水面。

新規劃的東湖分校位於尚莊村。樓市資本論發現,在其周邊1公里範圍內,分布著保師附校、保定外國語學院(市十七中)、河北大學新校區、保定學院等多所名校,幾乎集中了全市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實現「小學-中學-大學」一站式教育配套。

東湖片區位於保定主城區和高鐵新城之間,與30公里外的雄安新區遙相呼應,是保定東向擴容第一站。

考慮到雄安新區將集中承接北京高教資源並建設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學,樓市資本論認為,保定與雄安兩地聯動,加快教育資源強勢集聚,將打造京津冀地區僅次於北京、天津的教育第三極,成為區域發展新引擎。

【一】河北第一學區,五大名校雲集東湖

河北小學始建於1947年解放戰爭期間,是我黨在保定市建立的第一所學校。學校本部位於蓮池區,現有5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321名,教職工182人,是國家級「國學教育示範學校」。

作為保定名校,河北小學在保定的地位,堪比北京城裡的史家小學。即以學區劃片來說,樓市資本論注意到,保定7月份二手房價平均為10486元/平,而河北小學周邊的學區房,以地質勘察院宿舍為代表,均價超過1.5萬/平。河北小學的學區價值,可見一斑。

保定市河北小學

東湖片區是保定重點開發的新城區,已經引入了河北大學、保定學院、保定外國語學院、保師附校等教育資源,其中與河北小學最近的是保師附校。

保師附校前身為保定蒙養學堂,始建於1896年,也是一所百年名校。2012年開設初中部,正式更名為保定師範附屬學校,成為保定迄今唯一一所九年一貫制外國語特色學校。

這所學校到底有多牛?我們看一件事就明白了。

2015年10月,保師附校加入中美K12名校聯盟,並與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結成全球天賦教育戰略合作夥伴。杜克大學是美國一流大學,與麻省理工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並列第七。在美國,只有頂級學校才有資格成為K12聯盟的會員,在中國發展會員,主要面向北京和上海的頂尖學校,保師附校作為河北第一所K12會員學校,其在中美教育界的地位可想而知。

保師附校東湖分校

保師附校東湖分校由蓮池區政府牽頭、隆基泰和集團捐建,位於東湖片區核心地段,東面緊鄰河北大學,遠眺雄安新區,西面與東湖和關漢卿大劇院一步之遙,南面距萬達廣場不足百米。學校占地30畝,總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共36個班,可容納1620名學生,已於2018年建成招生,使片區內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水平大幅提升。

樓市資本論發現,河北小學的規劃地址與保師分校相距僅100米,今年開始拆遷建設,預計後年建成投用。屆時,東湖片區集保定五大名校於一身,確立「河北第一學區」的江湖地位。這種教育資源上的絕對優勢,將使眾多新城區相形見絀、可望而不可及。

【二】保定聯手雄安,合力打造京津冀教育第三極

保定以東湖開發為契機,引導本市教育資源集中東注。中國城市群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可認為,這是有意與東邊火熱建設中的雄安新區相呼應,聯手打造京津冀教育第三極。

論教育資源,北京集中了北大、清華、人大等一批世界名校,共擁有211大學26所,其中含985高校8所,占全國985的五分之一,是全國當之無愧的NO.1。天津現有大學57所,其中本科院校30所,包括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兩所985知名高校,教育資源位居京津冀第二。

相比兩個直轄市,保定的教育資源並不弱,擁有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和中央司法警官學院等一批高等院校。其中河北大學創建於1921年、保定學院始建於1904年、保定外國語學校始建於1906年,都是百年名校,代表著這座歷史名城的人文積澱。

更令人欣喜的是,國家在保定東邊30公里建設雄安新區,擬批量引進北京高教資源,打造知識溢出效應明顯的大學園區。迄今,北大、清華、人民大學等十餘所知名高校都已表態,將積極參與雄安新區建設。雄安方面也在積極籌劃,以新機制、新模式建設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學;並擬按照「1+N+X」模式共建中央大學。

保定的深厚底蘊,加上雄安的發展勢頭,兩地集聚的優質教育資源,足以與京、津相抗衡,成為京津冀教育第三極。

如今,保定在城市規劃、交通建設、產業導入和生態治理方面,全面對接雄安新區。馬可注意到,在對接雄安的過程中,保定努力拉大城市框架,有意以教育為切入點,聯手雄安打造京津冀教育第三極,推動區域融合發展。

東湖片區的開發建設,就是保定城市東擴、教育先行的集中表現。馬可預期,優質教育資源對經濟轉型、人口集聚和城市升級的綜合效應,很快將在東湖片區呈現出來。

【三】保定東擴,東湖學區成樓市新熱點

東湖片區西起東二環,東至京港澳高速,介於主城區與高鐵新城之間,是保定東向擴容的起始點。近年來,保定市政府往這裡不斷導入學校、醫院、體育場館、文化設施等公共服務資源,使之成為全市最具活力的新城區,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教育高地。如上所述,東湖片區源源吸納保定優質教育資源,現已集中了河北小學東湖分校、保師附校東湖分校、河北大學新校區、保定外國語學院、保定學院等五大名校,已經成為當地乃至河北最有價值的學區,也是京津冀教育第三極的有力支柱。

二是文化中心。東湖片區集中了大劇院、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東湖公園等一批人文項目。其中,東湖公園規劃面積660畝,總投資4.8億元,包括水域、綠地、道路、廣場和服務配套等景觀工程,可望於明年全部建成。關漢卿大劇院沿東湖曲線式展開,設有230座多功能廳、1400座大劇場,能滿足各類演出要求,已於去年3月落成,是保定城市新地標。

三是開發熱點。在教育資源和人文項目加持下,東湖片區的房地產開發如火如荼。僅東湖公園周邊,就落地有未來城、未來石、未來花郡、未來微墅、未來金融港、紫金府、花郡玫瑰園等一大批住宅項目和商辦綜合體,吸引了中國農行、萬達廣場入駐,成為保定成交最活躍的樓市新熱點。

樓市資本論認為,從目前發展態勢來看,保定與雄安聯手打造,京津冀教育第三極的崛起將成為必然。可以預期,在優質教育資源的強勢拉動下,搶先布局人文建設的保定東湖片區,將成為京津冀又一道亮麗的城市風景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IAQiHMBd4Bm1__Yo4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