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復甦
萌動的不止是春心
還有
蛇!
防蛇攻略
蛇的習性
蛇是一種變溫動物,體溫高時,代謝率高,活動頻繁。夏季是蛇的「活動季節」,它們喜歡在樹蔭、草叢、溪旁等陰涼場所生活棲息。蛇分為有毒和無毒;毒蛇怕人,受驚後會迅速逃跑,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大多由於我們沒有發現它而過分逼近蛇體,或無意踩到毒蛇身體時,它才咬人。因此,在適於毒蛇活動的環境中行走時,提高警惕,並做適當的防護,許多蛇傷是可以避免的。
居民如何防蛇
1、要儘量在小徑上行走,不要往那些雜草灌木叢生的地方走。
2、蛇怕硫磺和雄黃的味道,可以在自家外圍圍牆周邊放置硫磺、雄黃等驅蛇藥品。
3、在野外要儘量將身體用長褲、靴子包裹住下半身,最好將長褲塞入靴子中,避免皮膚裸露。
4、蛇最喜歡在陰暗潮濕的地方休息隱藏,比如洞穴、窪地這些地方。提示:不是所有的蛇都待在地面上,有些蛇喜歡棲息在樹枝、低矮的樹叢上。
5、見到毒蛇後要保持鎮定安靜,不要突然移動或奔跑,應緩慢繞行或退後,沒有十足把握千萬不要發起攻擊,一旦被蛇追逐,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要跑出「之」字型路線。
6、蛇討厭風油精。到野外遠足時最好帶上一些,另外,治療面較廣的蛇傷藥,也要帶上一些。
7、應常備解蛇毒藥品以防不測。
被毒蛇咬傷有哪些症狀
1、神經毒類症狀:侵犯神經系統為主,局部反應較少,會出現局部疼痛、麻木、復視、眼瞼下垂、視覺模糊、脈弱、流汗、噁心、嘔吐、昏迷等全身症狀。
2、血液毒類症狀:侵犯血液系統為主,局部反應快而強烈,一般在被咬傷後30分鐘內,局部開始出現劇痛、腫脹、發黑、出血等現象,時間較久之後,還可能出現水泡、膿包,全身會有皮下出血、血尿、咳血、流鼻血、發燒等症狀。
3、混合毒類症狀:同時兼具上述兩種症狀。
被毒蛇咬傷後該如何救治
1、立即就地自救或互救,千萬不要驚慌、奔跑,那樣會加快毒素的吸收和擴散。
2、立即用皮帶、布帶、手帕、繩索等物在距離傷口3-5厘米的地方縛扎,以減緩毒素擴散速度。每隔20分鐘需放鬆2-3分鐘,以避免肢體缺血壞死。
3、用清水沖洗傷口,用生理鹽水或高錳酸鉀液沖洗更好。此時,如果發現有毒牙殘留必須拔出。
4、沖洗傷口後,用消過毒或清潔的刀片,連結兩毒牙痕為中心做「十」字形切口,切口不宜太深,只要切至皮下能使毒液排出即可。
5、有條件的話,可以用拔火罐或者吸乳器反覆抽吸傷口,將毒液吸出。緊急時也可用嘴吸,但是吸的人必須口腔無破潰,吐出毒液後要充分漱口。吸完後,要將傷口溫敷,以利毒液繼續流出。
6、儘快食用各類蛇藥,咬傷24小時後再用藥無效。同時可用溫開水或唾液將藥片調成糊狀,塗在傷口周圍的2厘米處,傷口上不要包紮。
7、可點燃火柴,燒灼傷口,破壞蛇毒。
8、經處理後,要立即送附近醫院。
雲浮融媒中心
來源:綜合網絡
編輯:潘偉
值班主任:趙軍鰻
值班總編:盧利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H3GY3EBnkjnB-0zaL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