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是一門技術,那些成績好的學生,不止會「學習」,更會「考試」。今天,小編分享一套學霸圈瘋傳的答題方法給大家,一定要認真看哦,尤其是馬上要進行月考的學生以及兩個月後參加高考的小夥伴們!家長記得轉給孩子。
適用於所有學科的答題技巧
1.卷面工整
如果你的試卷密密麻麻還十分潦草擁擠,那麼閱卷老師很容易因為找不到你的答題點而出現誤判、漏判的情況,所以答題時千萬要用、、等將每個回答的知識點做以區分,方便老師閱卷,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2. 不要戀戰
當你浪費了太多的時間而沒有充足時間做答後面的題時,你會慌張或者馬虎,導致很多如審題不清、漏掉知識點等不必要的錯誤出現。因此不要戀戰!不要戀戰!合理分配時間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3. 將你認為對的寫在最前面
答題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讓你猶豫的知識點,如果不能確定這個知識點是否正確,就將它放在後面,把百分百確定的知識點寫在前面。
學科答題技巧
▐ 語文
如果你的試卷密密麻麻還十分潦草擁擠,那麼閱卷老師很容易因為找不到你的答題點而出現誤判、漏判的情況,所以答題時千萬要用、、等將每個回答的知識點做以區分,方便老師閱卷,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1.文言文題目
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講文言文的閱讀和翻譯是比較困難的一項,在閱讀原文的過程中,對文章中帶著「什麼人」「幾個人」「什麼事」「結果怎樣」「為什麼這樣」等問題的文段多讀幾遍進行理解。閱讀過程中見到加點字時要到題目中進行理解。並注意文段後的注釋,很多時候有提示作用。
而做文言文翻譯題時同樣有技巧:
要結合譯句重讀上下文句子;
將句子中的每個字都落實為現代漢語的解釋,此時要特別注意詞類活用、倒裝、通假、偏義複詞;
判斷句子的句式特點;
開始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組合成句子,前後通順並能體現句式特點,要符合現代人說話習慣。個別字實在無法講通,考慮通假、活用或意譯。
2.詩歌鑑賞題
在做詩歌鑑賞題是遵循以下步驟:
先讀詩歌題目,圈出題眼,把握本詩重點;
讀作者,回憶作者所處的朝代和作品風格。並且要特別注意前後期風格變化大的作家(如李煜、李清照等);
讀註解,尋找詩歌內容的線索;
通讀全詩。這時最好每句至少圈出一兩個詞作為句眼。最後兩句一般是運用議論、抒情,是詩的主旨和意境所在。結合詩題、描述、議論、抒情推斷這首寫什麼內容。注意格律詩起、承、轉、合結構;
詩歌鑑賞題的表達常規套路: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 數學
在做答數學試卷時要注意的幾點:
試卷上提供的參考公式,80%都是有用的 ;
解答題的各小問之間有一種階梯關係,通常後面的問題會用到前面的結論。如果前面的問題是證明,即使不會證明結論,該結論在後問中也可以使用。當然,我們也要考慮結論的獨立性;
注意題目中的小括號括起來的部分,那往往是解題的關鍵。
▐ 英語
完形填空由於題目眾多,涉及的詞彙量也很大讓很多,很多學生一遇到完形填空就會覺得煩躁。小編建議同學們在做完型填空建議解題前務必先通讀全文,第一遍粗做,大概看一遍文章,做出三分之一左右的題目;第二遍仔細做。
另外,做完形填空需要注意三點:
看好第一句,第一個句子往往比較關鍵;
注意後面的線索,有時候前面的問題能在後面找到線索或答案;
不僅要單句合理,還要全文合理。包括:整個句子語法結構(詞性、語態、語氣、時態)是否合理、語義是否通順,上下文是否連貫呼應、如果幾個選項結構和語義都沒有問題以邏輯最合理為判斷標準。
▐ 物理
物理的解題方法主要有兩種:分析法和綜合法。
分析法的特點是從待求量出發,結合題目所給的已知量追尋待求量公式中每一個量的表達式,直至求出未知量;
綜合法是從已知量入手,將各已知量聯繫到的量將各個局部,明確關係以後,將各局部綜合在一起,以得整體的解決。
另外,解題時一定要注意一些關鍵詞,例如「不正確的」「可能」與「一定」的區別,要討論多種可能性。
▐ 化學
在化學考試中,審題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審題型:看清題目屬於辨析概念類型的還是計算類型的,是考查物質性質的還是考查實驗操作的等等。
審關鍵字:關鍵字往往是解題的切入口,常見化學題中的關鍵字有:「過量」、「少量」、「無色」、「酸性/鹼性」、「短周期」、「長時間」、「小心加熱」、「加熱並灼燒」、「流動的水」等等
審表達要求:題目往往對結果的表達有特定的要求。 例如:寫「分子式」、「電子式」、「結構簡式」、「名稱」、「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數學表達式」、「現象」、「目的」等
審突破口:常見的解題突破口有:特殊結構、特殊的化學性質、特殊的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特殊反應形式、有催化劑參與的無機反應、應用數據的推斷、框圖推斷中重複出現的物質等等。
▐ 生物
審題時提倡兩遍讀題,通過抓關鍵詞,從題乾的主語、條件、要求、特徵等方面進行限定,結合答案選項,可以比較準確地明確試題所要考查的知識點、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圖表類,特別是表格和坐標圖類選擇題,注意橫向對比、縱向對比,甚至多方向對比,進而找出合適的選項。而針對有的選擇題涉及到新材料、新情景、新知識等新內容的情況,我們要用「已知」推「未知」
注意「潛規則」:
a.如驗證性實驗試題的結論一般要求與教材上的正面知識一致;
b.課本上出現過的遺傳性狀(遺傳病)要依據課本書寫和推導;
c.「遺傳類型」沒有特別指明的情況下指的是「表現型」;
d.遺傳系譜圖推導中沒有說明「有病」指的就是「正常」等等。
▐ 歷史
審清題目的時間限制,正確提取題目中有效的時間信息,確定這一歷史現象的時間位置。
確定題目的空間因素,只有準確地把握了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發生的地域因素,才能夠準確判斷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地域性,從而建立與教材基礎的縱向或橫向聯繫做到正確解題。
把握歷史現象的性質或立場,迅速區分題目中的主要和次要、現象和本質等因素,正確解題。
明晰題目涉及的基本理論。 在審題時,應自覺地運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階級和階級鬥爭、人民群眾與英雄的關係等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以及原因和結果、共性和個性、形式和內容、現象和本質、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繼承和發展等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去深入分析題目。
▐ 地理
1.選擇題
地理選擇題上會出現的錯誤有:因果顛倒、前後矛盾、表述絕對化、概念混淆、表述錯誤或不完整、以偏概全,以點帶面、與題干無關。
因此在做題時我們要注意:
審材料,尤其圖像材料,要注意的有圖名、圖例、指向標等;表格材料,要注意單位、總量與比重等;
審題干,注意題干中的關鍵詞、限定詞;
審選項,須注意選項的說法正誤、選項是否符合題意、是否為雷同項等。
2.綜合題
綜合題答題原則為「精鍊」,在答題上遵循以下四步:
審題,注意關鍵字詞,分值分配等;
遷移套用,遷移所學知識,套用課堂歸納的答題模板。;
對接材料,套用模板表述時要和材料相結合,提取恰當信息,轉換表述;
作答,注意條理、簡潔、完整。
▐ 政治
1.選擇題
做選擇題的時候要記住幾個關鍵詞:排除、對比、找題眼。選擇題中常見的選項類型:
錯誤項
一種是給出的選項本身就存在知識點上的錯誤,這一類只要你知識點掌握的牢靠,都是在讀題的時候可以一眼看出來的;另一種則偏難,這一類選項大多看上去是正確的,但往往與題乾的題意不符,因此不能選。
無關項
即選項與題干所考察的知識點無關,即使選項是對的也不可以選
範圍不符項
這一類題往往較難回答,但只要細心也不是什麼難事。例如題目考察的知識點是某個主體的某項權利,但題目的選項卻可能將主體擴大/縮小等等,這一類選項往往是將主體/權利範圍/意義等點做擴大與縮小。
2.論述題
回答論述題總的來說只有四步:審題-列提綱-寫關鍵詞-組織答題。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審題,如果審題沒審好,可能會漏題、錯答等等。
如何審好一道材料題呢?
審設問
審設問的時候首先要審清問題的主體是誰,然後要搞清問題的性質,即究竟是限制型設問還是綜合式設問。如果是限制型設問(如:運用「收入與分配」的知識來回答問題……),則要搞清這一部分的知識範圍,不要把所有知識點都羅列在卷面上卻又沒有答到點子上;
如果是綜合式設問(如: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來分析對上述材料的認識……),這種時候一定要回到材料中去尋找關鍵詞,並與課本的知識點一一對應進行答題,不可讀完材料之後片面答題,寫不全知識點,如果不知道該運用哪些知識點來答題,可以藉助材料中的主體來縮小範圍。
審材料
一般來說,審一道政治論述題的材料要分為三步走:
a.確定材料的中心思想;
b.劃分好材料的層次並為總結出每個層次的大意;
c.尋找出材料中的關鍵字詞,並與教材中的知識點相對應
加油吧!
作者:阿夕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