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商參考:一枚印章9430萬,一個大師落款50元

2019-10-06     華哥覓玉

今年6月初北京保利春拍一件清乾隆51年(1786年)御製白玉交龍鈕【信天主人】寶璽拍出9430萬的天價。


此件寶璽玉質為白玉,在玉璽方形底部的一側,有著好幾道非常明顯的裂紋。即便如此這件清乾隆印章也拍出九千多萬的天價。

再如2015年4月7日,香港蘇富比2015年春拍一件清康熙(印鈕)、 雍正(印面) 雍正帝御寶白玉九螭鈕方璽以9200萬港元落槌,包含佣金為10492港元。


在中國,印章大略可分為公章與私章兩種。公章的造型通常正統單調,較為公式化,且具備一定的法律效能;私章則為個人使用的印章,一般造型精巧而形式多樣,具有很高的欣賞把玩價值。


印章,就像遺失在現代文明里的毛筆一樣,最古老的數實化工具。在如今,越來越具有緬懷的意義了,文人墨客,即使很少再像古代那樣用的多,但內心依舊割捨不下這份情懷。每一個印章的背後,都刻著不一樣的故事。


印章是一種雕刻和書法融合的藝術,它與中國書法、繪畫密不可分而變的獨具特色,在古玩鑑賞領域古玩市場中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古往今來,它是權力、身份的象徵;是責任、信用的體現方式,更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心愛之物。


印章造型比較豐富,種類繁多,印章通常都有印鈕,印紐部分便是玉雕師展現雕工的地方。將印鈕雕成各種立體圖形的即為立體鈕,其圖案可以是神獸、動物、人物,也可組合出現,比較常見的有龍、鳳、生肖、仙人、瓜果等。


還有一種稱作博古鈕又名「平鈕」,是指在印身四周以淺浮雕手法雕琢而成的印鈕,常見的有仿古饕餮紋、雷紋、雲紋;也有山水、人物、花鳥等浮雕。


玉印章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觀賞佩戴、收藏升值的價值,一枚小小的印章它有著幾千年的中華文明沉澱。印章是文人墨客必備的書畫用具,一枚印章不僅僅是一種美的品味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在玉雕中有一種形制便是從書畫印章而來,它就是「落款」。


說到落款,就要說一下明代的陸子岡、文珍,他們藉助書畫的表現,創作了很多珍品。他們把方整平面的玉牌發揮的淋漓盡致,從書法、詩文、繪畫、章法、落款、鈐印等開一代風氣。落款是表明作品年份或出處的標記,在當代玉雕作品中也很常見。


落款最早來自書畫,國畫落款講究很多,落款也分很多章法,如:姓名章、閒章、起首章、壓角章等等,起首、壓角和閒章的目的就在於平衡畫面的構圖。而玉雕落款同樣起著這樣的作用,美觀和諧,獨樹一幟。


落款最主要的還是標明作者身份,讓人們一看款識就知道這是誰的作品。比如:侯曉鋒的一戶侯工作室,落款「一戶侯」、崔磊的青藤玉舍,落款「崔」或「青藤」。在自己珍愛的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印記,這應該是玉雕匠人落款的最初意義。但如今市場上眼花繚亂的落款,真假難辨!


當然落款還有一個特殊的用處,它可以遮蓋玉石內部的棉絮、髒裂等等小的瑕疵。款識也會根據瑕疵的的大小而落上單字、雙字、年份(戊戌年)、四字吉祥語等字樣。落款有陰刻和陽刻之分,當你看到落款的玉器時,就要注意了!


落款原先是大師們的專屬,後來就變了,誰誰都可以落款了,落什麼字的都有。而且只要是玉器市場就會出現很多專業落款的小作坊,收費從五十到一百多都有,可以仿冒名家款識,從早些年流行的范同生、楊曦到如今暢銷的胡錫濤、王一卜,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刻不成的。


玉印章和落款在玉雕中都極其常見,好的玉印章就如同大師落款一般昂貴。印章自古以為就是憑信之物,印章落在紙上一諾千金,落款同樣如此,它象徵著一個工作室或者大師的臉面。如今,市場魚龍混雜,大家在購買玉器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EGEom0BMH2_cNUgwM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