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已經消失在了朋友圈

2019-08-08     簡愛的窗戶


文/簡愛的窗戶

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沒有去翻看朋友圈了,除了工作忙以外,更多的是不想再去看了,也不知道為什麼,對待朋友圈,已經沒有像以前那樣的熱情了。

以前雖然不是每天都發朋友圈,但至少還會時不時的看一看朋友圈,每天翻看朋友圈似乎成了一種習慣,每當拿起手機就會順手打開朋友圈。

而現在居然可以一個多月不去打開它,而且在這段時間裡,根本沒有發現自己沒有打開過。

本以為自己錯過了很多事情,可當再次打開看的時候,發現根本沒有錯過多少,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把之前沒有看過的朋友圈動態都看完。

這時候才明白,不去看朋友圈,其實也沒有任何影響,而且會活得更自在更快樂。

也許不只是我消失在了朋友圈,別人也一樣,通過朋友圈的內容就知道,別人發的也很少,或者基本不發,就算是以前經常發朋友圈的人也發的越來越少了。

朋友圈裡,除了微商和少數幾個人,還一直保持著發朋友圈的熱情,而其他人基本上都是很長時間才發一次或者沒有發過。

以前發朋友圈、看朋友圈都是一種習慣,甚至會產生依賴的感覺,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都不愛發朋友圈了,也不愛看朋友圈了,大家都逐漸消失在了朋友圈裡。

而這種消失是很自然的過程,也是被默認的,是能夠理解的。

微信朋友圈已經不是簡單的朋友圈子,它已經擴展成為一個越來越龐大的社交圈子,圈子在逐漸擴大,人就會越來越疲憊。

人們越來越不愛發朋友圈,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 朋友太雜太亂,不想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現在的工作生活都離不開微信,我們的朋友圈,有同事、有朋友、有親戚,也有客戶、領導、孩子的老師、電商、快遞小哥以及各種不太熟悉的人,所以很雜很亂,朋友圈裡所謂的「朋友」,比真正的朋友多太多了。

微信好友里有好幾百、幾千甚至更多的人,每發一條朋友圈都要左思右想,要考慮到有哪些人會看到,看到之後有什麼後果,有沒有什麼影響等等。

雖然可以分組,可以設置多長時間可見,但是太麻煩了,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分組,而且有時候只是一時興起,並沒有考慮周到,很多時候發出去了才知道影響,又趕緊撤回。

發朋友圈已經不是一件簡單的分享的事情了,每次發之前都要反覆斟酌,為了不想再在這樣事情上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乾脆不發,這樣就免去了很多麻煩和誤會。

第二 避免過度猜疑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別人過度猜疑,這是讓人最不敢發朋友圈的原因。

朋友圈裡只有真正對你熟悉的人才不會去隨意猜測你,因為他足夠了解你,而真正會過度猜疑的是那些對你不熟悉的人,別人不了解你,只能通過朋友圈去了解你,但往往朋友圈所展現的都不是真實的,或者只是你的一小部分生活狀態。

因為不了解,才會因為一點小事去隨便下定義,你發朋友圈的心態和對方看朋友圈的心態完全不一樣,最怕的是對方會對你產生各種無端的揣測,而帶來很多不好的評價。

無論是一條好的朋友圈,還是一條壞的朋友圈,別人都會有不一樣的理解,不一樣的看法,和你所要表達的意思大相逕庭,甚至完全相反。

一個人的評價可以不在乎,但是別人的評價會影響其他人的判斷,當大家都誤會你時,你最後會感覺到很無奈。

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只能改變自己,為了避免這種過度猜疑,只能選擇不發朋友圈。

第三 發了沒人看,沒意思

有一些人發朋友圈的目的不是分享,也不是純粹表達觀點,更多的時候是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同,想得到別人的關心,別人的點贊或者評論就是對他的一種在乎或者支持。

當發現自己發了朋友圈,卻很少得到點贊或者評論,沒有人在意,沒有人互動,久而久之,發朋友圈的動力也會逐漸減退,越來越沒有之前那樣的熱情了。

對於他們來說,沒有點贊和評論的朋友圈是沒有意義的,而且會有無盡的失落感,會找不到存在感。

為了避免失落,那還不如不發,這也是給自己的一種心裡安慰吧。

第四 發累了,輾轉其它平台

微信朋友圈剛出來的時候,人們熱情高漲,每天都會沉浸在朋友圈裡,似乎永遠都刷不完,光是評論互動就可以占滿整個螢幕。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平台和社交工具湧現,人們又有新的樂趣,會發現在其它平台,發表動態、發表心情會更容易、更舒暢。

相比較起來,在其它平台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沒有那麼多的顧慮,看的人都是陌生人,評論的人也是陌生人,誰都不認識誰,這樣表達觀點,表達心情,不會有任何影響,也不會有那麼多的誤會和猜疑。

因為都是陌生人,沒有直接的利益關係和情感關係,就更不怕影響關係,影響自己的形象,甚至可以更輕鬆地展現出另一個平時迫於無奈而隱藏的自己。

發朋友圈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大家都會疲倦的,也是喜新厭舊的,如果不能無所顧忌的發朋友圈,那還不如選擇其它有趣的事。

我們越來越不想發朋友圈,必定有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都已經不想看朋友圈了,關於不想看朋友圈,也有一些原因。

1 信息太多,太假。

朋友圈裡的信息一直都很多很雜,根本難以辨別真假,微商廣告,不知是真是假;自拍照片,大部分都是修出來的,或者美了顏的;曬出來的美食,也不知道是不是經過加工的;美麗的風景,大多是不真實的。

很多人都是為了發朋友圈,而努力製造各種假象,來體現出自己的精緻,這是一種不良的風氣,朋友圈的初衷已經被很多人誤解了,成了一種攀比、跟風的聖地。

剛開始可能還有新鮮感,但是看得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甚至麻木了、累了。

2 內容枯燥、無味

經常刷朋友圈就會知道,其實每天的內容大概都差不多,曬娃的都是曬娃、旅遊的都是旅遊、工作的都是加班、賣房的都是房子、發自拍的也都是自拍、曬日常的也都是各種小事。

每天的內容都差不多,有趣的事很少,看得多了也就視覺疲勞了,朋友圈裡其實都是千篇一律的。

況且發朋友圈的人也越來越少,能接收到的信息就更加少,看多了自然就覺得索然無味,每天也不會有那麼大的期待了,所以看不看都無所謂了。

3 太忙,沒時間看

對於每天都很忙的人來說,根本沒有時間去刷朋友圈,自己的事情一大堆,哪裡還有那個閒工夫去看朋友圈。

他們也沒有時間去關心別人的生活,如果真的有事,就微信聯繫,電話聯繫。

因為很忙,也沒有那個習慣去看朋友圈,看不看都沒什麼影響,不是每個人都會依賴朋友圈的。

4 不活在朋友圈裡,有更有意義的事情做

不活在朋友圈裡的人,基本上很少看朋友圈,他們更注重的是現實生活,他們認為刷朋友圈就是在浪費時間,有時間看朋友圈,還不如把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比如看書、學英語,比如做運動、研究廚藝、陪伴家人。

有沒有朋友圈,根本不重要,幾天不看幾個月不看都不會有任何影響,也不會感覺缺點什麼,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

總結

我們會發現,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消失在了朋友圈,不只是不發朋友圈,連看都不想看。

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朋友圈裡沒有幾個真正的朋友,你發不發朋友圈,沒有幾個人關心,就算你一年不露面,別人也不會知道,因為你根本就不重要。

我們逐漸開始明白,自己早已被淹沒在別人的好友列表里,沒人知道你是誰。

你好幾天不看朋友圈,半個月不看朋友圈,也都沒有關係,不會對別人有任何影響,也不會影響到自己,更不會錯過什麼事情,真有什麼事,你不看朋友圈,也會知道的。

其實我們也都應該明白,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你突然消失在了朋友圈,而逐漸斷了聯繫,也不會影響你們的關係,能被影響的,就不是真正的朋友。

朋友圈裡的很多人,根本都不需要去維繫所謂的關係,需要維繫的是現實中真實的朋友。

也許消失在朋友圈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關閉朋友圈,這樣做不是切斷聯繫,而是凈化自己的心靈,過濾掉一些沒必要的、無用的信息,這對自己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至少沒有那麼多煩惱、攀比和焦慮。

當你從朋友圈裡抽離出來,就會感覺輕鬆了很多,你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Bb162wBJleJMoPMiv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