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手黨看過來,「雙十一」防陷阱指南送給你
「雙十一」預熱早已開始
大家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了嗎?
買買買的時候超級開心
但是……
你有沒有陷入商家的小陷阱呢?
今天小編就幫大家整理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商家銷售小套路
購物主播「帶節奏」
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主播帶貨成了今年最時髦的購物方式。不少購物主播從小眾走向大眾,不少粉絲們也跟著白天到黑夜,為主播打榜,也為自己瘋搶折扣商品。
用499元買到原價899元的棉衣,的確是一件划算的事。但其實,「雙十一」促銷前,這款棉衣原來的標價是390元。去年「雙11」,市民林女士就經歷了這樣的事,說起來直後悔。
提示:
對於心儀商品,消費者可提前將該商品加入購物車,「雙十一」時,將促銷價格與平時的銷售價格對比,確認是否存在真正的實惠。同時,要注意保留好自己的消費憑證,一旦遇到商家有價格欺詐行為,方便自己維權。
玩法多便宜少
從去年開始,除了社交平台上一如既往刷屏的購物津貼、跨店滿減,一電商平台還推出了疊貓貓活動,參與活動的用戶,通過不斷瀏覽店鋪做任務來升級自己的喵鋪,除了自己升級,還可以每天為他人助力六次,等級越高則越有優勢。
但是,去年市民王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去年也有參加蓋樓遊戲,到最後只分得了一分錢,我再也不參加這樣的活動了,不僅費腦,心還累。」王女士失望地說。
讓消費者沒想到的是,今年又有了新花樣。隨著活動後面的進行遇到的對手也越來越強,動輒幾百上千,平均一個人得建200樓以上。如果湊不到怎麼辦?買!於是不少輸了的玩家放棄自己團隊疊樓,轉頭向其他玩家出售樓層。
不少用戶向平台反映對手犯規買樓現象,對此客服避而不談反道:不影響個人喵鋪紅包收益,可以選擇退出疊樓活動關注其他滿減活動。
提示:
經過了一頓猛虎操作後,最終到底能贏得多少紅包就得憑運氣了。「永遠忘不了千辛萬苦集得五福後瓜分到一塊五毛五的那個除夕夜。」這可能才是多數人的「心聲」。小編提醒廣大消費者,遊戲有風險,入坑需謹慎。
混淆「定金」與「訂金」
去年「雙十一」期間,市民小丹早早在一電商平台預付了五十多款商品的定金,到了「雙十一」當天,小丹發現有些商品自己不想買了,結果定金無法退還,白白損失了幾百元。
那麼,「定金」和「訂金」有什麼區別?
一句話概括:如果商家沒有違約的話,「定金」不能退,「訂金」可以退。
付了定金卻不想要怎麼辦?
在「雙十一」當天可以先把尾款付了,然後就可以申請退款啦!請注意這時候的退款是包含定金的哦,大家確定不要的東西,付了尾款就趕緊申請退貨,不要等到商家已經發貨了再退,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同時,記者也提醒消費者,務必了解規則在下單。
贈品是福利還是套路?
去年「雙十一」期間,市民小林看到一化妝品品牌在做贈品活動,為了贈品,還是東拼西湊達到了消費數額。然而收到貨後卻未見贈品袋蹤影,諮詢客服後被告知贈品已經全部贈完。這時小林發現「滿贈」的宣傳標語仍然掛在店鋪首頁,但標語下有一行幾乎小字顯示「贈品數量有限」。
一些不參與滿減活動的商家,則在贈品上大做文章。儘管贈品的描述顯得十分誘人,但到底能換算成多少實質優惠,也只能是「商說商有理」了。
總而言之,人間處處有套路
小編覺得
要不買什麼大件商品就別在「雙十一」費心了
要熬夜秒殺搶購
還要反覆對比價格
還要看清楚「訂金」還是「定金」
還要考驗算數能力
……
「雙十一」期間客服回復既不及時也不耐心、「雙十一」後發貨還慢有時還丟件,如果就買點生活中的小商品平時買也挺優惠的了,沒必要再在「雙十一」費那個勁了!
閩西日報社融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施薇
編輯:梁婷
檢查:羅愛萍
統籌:莫志強
監製:陳燕棠
閩西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