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西方世界的領頭羊,帶領著歐洲各國繼續向前,在最開始的那段時間裡,歐洲各國都非常信任並依賴美國,認為他們離不開美國。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就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蘇聯,歐洲一旦離開了美國,他們根本不無法獨自抵擋這頭紅色巨獸。所以在最開始的那段時間裡,歐洲是心甘情願的給美國當「小弟」,任勞任怨。
但是這種關係並沒有維持多久,在蘇聯解體後,歐美之間就出現了問題,歐洲方面認為,他們已經不需要美國的保護了,不必再聽從美國的指揮。而美國方面則認為,歐洲發展潛力驚人,一旦歐洲崛起,必將影響到他們的霸主地位。至此,雙方展開了明爭暗鬥,這導致雙邊關係大幅滑落。現在歐美之間的一些鬥爭,幾乎已經擺在了桌面之上,有許多國家就在致力於組建「歐洲聯軍」,意圖脫離美國的軍事掌控。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歐洲國家,都認為應該與美國保持距離,比如說波蘭就希望,能與美國更進一步。現在因為歐美關係的問題,歐洲內部也生產了很大分歧,德國和法國甚至因為這件事情起了爭執。據外國媒體11月17日報道,在德國國防部長發表了「歐洲永遠需要美國」的言論後,法國當局立馬公開表示:歐洲不一定需要美國。
法國當局與國國防部長居然隔開打起了嘴仗,這確實令人非常詫異。要知道,在很多事情上,德國和法國的步調都是一致的,比如說這兩個國家都希望推動歐洲一體化,建立「歐洲聯軍」,有光大「歐羅巴」的宏遠目標。為什麼德法兩國會因為「需不需要美國的問題」而展開爭執了?
分析認為,這可能是德法兩國對歐洲崛起的未來前景產生了分歧!德國雖然有帶領歐洲崛起的雄心,但他們並不認為歐洲能完全超越美國,可以無視掉美國的存在,所以他們希望繼續與美國保持友好關係。法國則認為,歐洲崛起能超越美國,而且現在歐洲已經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他們和美國的關係應該進行重新定義。
總的來說,德國和法國都沒有永遠給美國當「小弟」的打算,但德國認為在歐洲脫離美國掌控後,還可以繼續與美國做「親密盟友」,而法國則更強勢一點,他們認為在歐洲脫離美國掌控後,只能與美國當「普通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1O02XUBjdFTv4tANJU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