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搞怪的時刻,曹奐接見劉禪,一個傀儡一個亡國之君,好尷尬

2019-10-15     生活百態你我他

導讀: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互相征伐,百姓流離失所。然而天下諸侯雖然各自爭奪地盤,但在各路諸侯心中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卻沒有泯滅,名義上還是尊崇漢室的,所以也就有了後來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是,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這是自古以來亘古不變的規則,然而在三國中卻有一件這樣的怪事。兩位皇帝同處一朝,而且還相談甚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首先來解一下這兩位皇帝!

第一位:劉禪

劉禪,蜀漢的第二位皇帝。歷史上劉禪是一位頗受爭議的皇帝,有人說他是一位大愚若智的皇帝,也有人說他是一位大智如愚的皇帝。但他究竟怎樣,也一直沒有一個定論!但是在歷史上,諸葛亮曾對劉禪有過一次評論:「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劉禪成年後智慧非凡,並且禮賢下士。大家也都知道,諸葛亮也不是阿諛奉承之人,所以這段話的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

可是不管劉禪的才能如何,終究抵擋不住天下大勢的發展。公元263年,司馬昭派出三路人馬發動滅蜀之戰,最後蜀國戰敗,劉禪投降被魏軍押往洛陽。對於蜀國的滅亡,有人說是因為劉禪的昏庸無能,任用小人,也有人說是因為姜維的剛愎自用,意味的伐魏拖垮的蜀國,但是國破家亡必然有他滅亡的原因,這也算是為後世帝王和臣子敲響了最好的警鐘!

第二位:曹奐

曹奐是曹操的孫子,燕王曹宇之子。公元260年,魏帝高貴鄉公曹髦被殺後,司馬昭召集群臣商議,最後擁立曹奐為帝。曹奐有了曹髦的前車之鑑,所以登基後,為人非常低調。雖然是名義上的皇帝,但事事都聽從司馬昭的。

公元263年,曹奐在司馬昭的授意下,詔令諸軍大舉進攻蜀漢。派鎮西將軍統兵十萬直奔成都,征西將軍鄧艾和雍州刺史諸葛緒分別統帥三萬大軍協助鍾會。最後在三方勢力的配合下,鄧艾率先攻到成都,滅亡了蜀國。蜀國滅亡後,曹奐下令將劉禪押往洛陽,並敕封為安樂公!

據記載,當年劉禪被押到洛陽後,按照規矩,劉禪應該首先去拜見魏帝曹奐。所以當時司馬昭就安排了這兩位帝王見面!當天曹奐接見完劉禪後,擺宴為劉禪壓驚,據說兩位帝王當時詳談甚歡,有時候說道痛處,兩人還相視落淚,就連監視他們的下人都不禁傷感。為此曹奐和劉禪的這次會面,也被後人看成是三國中最搞怪的事件,一個傀儡皇帝,一個亡國之君,不知道會在這場毫無意義的政治接見上,會談些什麼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suRgG4BMH2_cNUgeJ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