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B超查出來盆腔積液了,是不是得了啥大病?怎麼辦啊?」最近有一個朋友因為「盆腔積液」陷入了無窮的煩惱。小九在查詢了相關科普之後發現,有人說,很多盆腔積液是生理性的,根本不用治療。
一邊是煩惱的患者,一邊是不用治的建議,盆腔積液到底是個啥病?女性朋友們到底應該如何對待這種疾病?我們專門請教了北京醫院婦科主任醫師李葉。
盆腔積液到底是啥病?
人體腹腔包括很多身體器官,為了保證各個臟器之間的和諧相處,腹腔的腹膜會分泌一些液體,達到潤滑的目的。
所謂「水往低處流」,這些液體會流向腹腔的最低處,對於女性來說,這個最低處就是女性的子宮和直腸之間有一個凹陷下去的間隙,醫學上叫做子宮直腸窩。
B超檢查發現的「盆腔積液」其實就是在這個位置發現了液體。到底用不用治,咱們來聽李葉醫生的專業解釋。
盆腔積液治不治,關鍵看積液性質!
盆腔積液要不要治,關鍵是什麼積液的性質和量的多少。
李葉醫生解釋,正常情況下,子宮直腸窩處就會有一兩公分的液體,身體會自動調節吸收掉,如果B超檢查發現積液不是很多,一般認定為是生理性盆腔積液,最多定期複查就可以了,不用特別治療。
生理性的盆腔積液和排卵期有一定關係,如排卵時卵泡破裂,卵泡液可能進入腹腔,流入子宮直腸窩,做B超時也會被判斷為「盆腔積液」。
如果積液的量很多,必須高度重視。通常建議在下個月經周期後再複測一次,如果量沒有減少,甚至增多,要高度懷疑其他疾病。
此時需要做婦科B超,排除炎症、結核或腫瘤的可能。如果B超看不清楚,還要做一次盆腔核磁,同時抽血檢查腫瘤標記,排除惡性腫瘤的問題。
李葉表示,查出盆腔積液,女性最擔心的也是婦科腫瘤,做了相應的檢查排除了惡性腫瘤的可能,其他炎症之類的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並不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