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戴口罩、測體溫,
做好信息登記,
全天候防病知識宣傳,
勸導簡辦婚喪嫁娶,不擺席、不串門,
保持環境乾淨整潔……
當前,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線戰場上,從化區江埔街聯星社區群防群治,打造抗擊疫情的堅強戰鬥堡壘,通過念好「守、摸、勸、暖」四字經,打好防控組合拳,在社區基層築起了一道堅固的疫情防控「安全網」。
01
守陣地
組建「尖刀班」築牢基層防護網
2月10日下午4點半,正是市民進出買菜的尖峰時間,來往於聯星社區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您好,麻煩配合一下體溫測量。」在聯星小學旁的路口上,三名佩戴著紅袖章的工作人員正在設卡點值守,對進出居民進行體溫測量和身份登記。
為了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自1月26日起,聯星社區在各個居民小組路口設卡值守,檢查登記外來人員、車輛,落實設卡管控全覆蓋。目前,該社區已設立11個設卡點,成立了一支由社區幹部、黨員、群眾、志願者等人員組成的疫情防控尖刀班,每天輪班參與值守工作,對進入社區內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和信息登記核查,並要求其佩戴好口罩。
「麻煩您配合打開後備箱,我們為您檢查車輛。」在樹二社居民小組設卡點上,今年正值花甲之年的村民鄺桂希作為尖刀班的一員,正認真地對出入車輛進行檢查。本應在家享受天倫之樂的他,卻毅然選擇了在寒風中值守。「疫情厲害,躲在家裡心不踏實,想多出點力,共同保護好自己的家園。」鄺桂希說。
「目前,我們組建的尖刀班共有77人,而當中將近一半人是居住在這裡的黨員和普通居民。」聯星社區黨支部書記鄺熾炎說,尖刀班分成3班次,每天24小時輪崗上班,切實為聯星社區築牢了基層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02
摸情況
上門派發臨時出入證
「您好,請問您是從哪兒過來的?麻煩報一下居住地址和門牌號碼。」在河東南路附近的設卡點上,一名剛從外地返回的來穗人員被尖刀班工作人員攔截下來,在核實其個人信息真實準確之後,工作人員建議其自行實施居家隔離14天,並做好早晚各一次的體溫測量報備工作。
隨著復工復產工作有序進行,來穗人員逐步踏上返程之路。而針對流動人口比常住人口多一倍的聯星社區來說,返程高峰為其管理帶來了難度。按照上級要求,從2月8日起,社區全面實行封閉管理。對於設卡點的工作人員來說,該如何快速核實居民和租戶身份?聯星社區想出了為出入人員統一印製臨時出入證的辦法,由各居民小組入戶排查,並進行登記核發。
「所屬居民小組、房東姓名、個人姓名、門牌號碼等,在《疫情防控期間人員臨時出入證》上,這些信息一目了然,進出社區的住戶只需要向工作人員出示該證,並配合體溫測量,就可以自由進入。」鄺熾炎說。
03
勸鄉鄰
為減少聚集暫停各類喜慶活動
在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聯星社區的廣播響起來了,簡訊通知發出去了,新媒體科普功能用上了,入戶宣講、懸掛橫幅……這些宣傳利器在社區基層一線成為疫情防控中的堅強堡壘。
「大家注意了,新型肺炎傳染性很強,請大家加強防護,千萬別出門串親戚,電話問候、視頻問候一樣能表達祝福……」自吹響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號角後,聯星社區通過微信群發、簡訊、廣播等向居民發出倡議,不聚會、不聚餐、不串門,不參與娛樂活動,暫停或取消上燈、聚餐、結婚等一切聚集人群的喜慶活動,並由各居民小組負責,對管轄範圍內疫情防控期間準備辦喜事的逐一摸排,並責任到人,上門勸導。
「說得挺明白的,沒那麼怕了」「以前不知道啥情況,了解之後心裡有底了」……實時更新的疫情進展牽動著居民的心,具體紮實的防控措施增強了居民信心。截至目前,聯星社區通過微信群、LED顯示屏播放信息100多條,發放有關宣傳資料300多份,使防控宣傳工作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04
暖人心
黨員幹部化身「外賣小哥」配送物資
「您好,這是您所需要的肉、菜和日用品。」一大早,尖刀班工作人員在敲響了執行居家隔離的居民家門後,把物品擺放在門外,便轉身離開,全過程實現「零接觸」。鄺熾炎說,考慮到居家隔離人員行動不便,尖刀班便當起了外賣、快遞「小哥」,為他們選購併送上所需物資。
除此之外,自設卡值守以來,外賣、快遞人員不能進入社區,但為了方便居民收取物品,目前該社區在每個設卡點均設置了臨時的物件提取點,居民只需報上個人信息,即可提取個人物品。「針對行動不便的人,工作人員還會主動幫其送上樓。」鄺熾炎告訴記者。
防控疫情,人人行動。如今在聯星社區,外有尖刀班做好值守防控,內有治安聯防隊和保潔工作組負責維持社區秩序。據介紹,防疫期間,治安聯防隊除了實現24小時治安巡邏外,還會加強對各個值守點、村社路口的巡查工作,以及勸導居民不要上門聚集。
「保持乾淨整潔的人居環境和良好生活習慣,基層村居的疫情防控就有了堅實的基礎。」鄺熾炎介紹說,社區每天均會組織人員對公共場所進行消毒。與此同時,在每周五開展除「四害」行動,統一滅鼠滅蚊工作,並在重點區域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投放桶,對廢棄口罩進行集中處理,防止二次污染。
文&圖:江楚君
網絡編輯:黃麗敏
初審:朱慶州 陳治
審核:梁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