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常見物品,傳到歐洲後深受民眾追捧,貴族卻慌了:這是要滅國啊!
在世界的歷史上,中國曾經一直扮演著「發明家」的角色。我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對於歐洲來說,有著劃時代的意義。造紙術的發明,讓文字更容易得到傳承。印刷術的發明,讓文學的傳播面積更快更廣!而指南和火藥針的發明,直接開闢了大航海時代和近代軍事工業。除了四大發明之外,瓷器和絲綢也堪稱是逆天發明,一度讓世界各國都為之瘋狂。早在漢朝時,遠在歐洲的羅馬貴族就都以穿中國絲綢為榮,為了得到漢朝絲綢,羅馬人不惜花費重金購買。
茶在中國是普遍的不能在普遍的東西了,傳入歐洲之後卻被他們當成了神藥,深受歐洲民眾的追捧。這竟然這麼好的飲料,自然是價格昂貴,貴族倒是不在意這點錢都喜歡買茶葉,而百姓們可就買不起了,民眾把茶葉當成了神藥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總之也跟著哄搶買,這商人自然是看到了商機,於是採購了一批質量差的,茶葉已經壞了的加工,然後高價賣出去。
茶葉的流入,讓英國每年有400萬兩白銀流入中國,同時也打亂了英國的階層秩序。茶葉的普及,讓英國開始瀰漫各式各樣的"飲茶亡國論",歐洲貴族甚至驚呼"我們要亡了"。為了"拯救"國家,有識之士也在此時紛紛出籠,將這種"全無必要地浪費金錢與時間"的飲茶文化,視為宗教與道德的沉淪,甚至還發出飲茶"傷身"的警告。
除了財富的流失,更可怕的是等級秩序被破壞,原本喝茶是像穿絲綢一樣屬於歐洲貴族身份的象徵,結果現在倒好,全民開始喝茶。當時英國的貴族就憤怒的說:連街頭乞丐和築路工人都喝起了象徵身份的茶,這成何體統。直到1839年,第一批紅茶才在英國殖民地印度試產成功。而今天很多英國人都保留著喝紅茶的習慣,就是因為當年歐洲出於「拯救」國家的考慮,對中國茶徵收重稅,而對印度紅茶免稅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