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陵:「四好農村路」里的惠民「大文章」

2020-03-03     保山日報網

日前,保山市人民政府命名的2019年度「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鎮、示範村出爐。龍陵縣1鎮2村榜上有名,其中龍山鎮被評為「示範鄉鎮」,龍山鎮白家寨村、龍江鄉勐外壩村被評為「示範村」。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道路通,百業興。近年來,龍陵縣把農村公路作為交通建設的重中之重,通過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和整合縣鄉資源,補齊貧困地區交通運輸發展「短板」,顯著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做好了「四好農村路」里的便民惠民「大文章」。

2018年以來,龍陵縣積極做好「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的創建工作。據龍陵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趙家其介紹:在「建設好」方面,龍陵縣把「美麗公路」建設融入到規範設計里,提高技術標準,加強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管理,努力打造安全工程、優質工程。在「管理好」方面,以「路長制」為推手,重點推行路政縣、鄉、村三級聯動管理機制,並結合人居環境提升工作,大力開展路域環境整治;在「養護好」方面,創新養護模式重點推行公司化養護、家庭承包養護和合作社養護三種模式;在「運營好」方面,積極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實現交郵合作、交旅結合。

龍山鎮是龍陵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18個村社區,是全市2019年度3個「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鎮中龍陵唯一上榜的鄉鎮。「龍山鎮多方籌措資金,始終以『四好農村公路』為標準,大力實施農村公路新建、改建工程,以縣城為中心、鎮村為節點,覆蓋村組、連接城鄉一體化的農村公路交通網絡。通過採取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完善管理機制、全面推行路長制、多部門聯動管理等措施,逐步將全鎮『四好農村路』打造成暢、安、舒、美的通行環境。」龍山鎮副鎮長高明忠說。目前,全鎮的農村公路全部暢通,共有農村公路183條774公里,列養鄉村公路12條104.631公里,村組道路4條27.174公里。

農村公路暢通了,公交車也陸續開通了。在方便人們出行的同時,加速了人流、物流在城鄉間的流動,有效促進了當地的發展。在龍山鎮,公交車已經開通12個村(社區),受益12520戶35436人。轄區內的白家寨村於2019年2月開通了公交,拉近了城鄉距離,形成了城村一體化。不僅村裡盛產的石斛、草果、茶葉等能便捷地運送出去,村內特有的溫泉資源也被盤活起來,有效促進了當地的發展。龍山鎮白家寨村黨總支書記范玉成高興地說:「道路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群眾,我們村裡400多人到縣城裡面務工、就業,為學生上學,外出務工人員、群眾生產生活出行提供了安全便利的交通條件。同時還助推村內溫泉旅遊業的壯大發展,每年有近8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帶動了16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增收。」

中午時分,龍山鎮白家寨村的村民楊枝會到城裡售賣蔬菜回到村裡,並在農村淘寶店裡取了自己的包裹,道路暢通已經將物流配送網絡順利向農村延伸。楊枝會感慨地說:「道路通了,我們的各方面都方便了。以前道路不通,只是靠人走路,晴天一身灰,雨天泥裹腳。現在水泥路通到家門口,摩托車、小轎車車出出進進,包裹寄到家門口,這在以前敢都不敢想,如今都成了現實。」

在實現人暢其行、物暢其流的同時,龍陵縣的列養農村公路大部分按照「縣道縣管、鄉村道鄉村管」的模式進行管養。通過知識宣傳、護路活動日的開展,大家都增強了人人愛路護路的思想觀念和行動自覺。「國家對我們這麼好,路、水、電都搞通,我們有閒時間的情況下,大夥約著村民還是掃掃整整,給大夥好走,多保護一點就多好一點。」參與大掃除的村民范玉江由衷地說道。

此外,龍陵縣還試推行了合作社養護模式,在列養公路相對集中的龍江鄉勐外壩、蕨葉壩、新寨、邦明4個村成立了龍暢公路養護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具體負責轄區農村公路的管理養護工作,合作社的運行模式實現了由無人管變為有專職人員管,由突擊性養護變為經常性養護,由簡單維護變為規範管理,公路綠化美化成效也明顯提升,實現了路面整潔、道路通暢、管護有力的目標,養護效果明顯改觀。

截至目前,龍陵縣列養公路里程達到1783.109公里,通班車率、通郵率均達到100%。通鄉、通村公路於2015年在全省率先完成硬化,通暢率達100%。

此外,龍陵縣還重點加強公路綠化美化工作,全縣綠化率縣道94.03%、鄉道70.059%、村道61.19%,一株株泓森槐、三角梅、堅果等綠植為農村公路增姿添色,真正把農村公路建設做成了「民心工程」。

(徐 靜 饒家波)

責編:蔣建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fm3oXAB3uTiws8KD0b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