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天寶寶,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是「不會」,教你咋和2個月娃說話

2021-05-11     京媽說

原標題:60多天寶寶,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是「不會」,教你咋和2個月娃說話

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2個月大的寶寶會幹啥?

回想了下我兒子兩個月時的樣子,好像除了吃奶就是睡覺了,每天睡覺時間很長,還總喜歡被抱著睡。

基本2個月左右的寶寶,都是這樣,相比月子裡,白天清醒的時間多了些,晚上一覺能睡4-5小時,開始適應晝夜作息規律。

吃奶也逐漸變得規律,和媽媽的關係變得越來越默契,有時看到爸爸媽媽沖他笑,還會模仿著放聲大笑。

60多天寶寶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是「不會」,網友:太厲害了!‍

看到一個視頻,是一位奶爸教60多天的寶寶說話,爸爸教娃說 「阿爸」「阿媽」。

小寶寶可憐巴巴地望著爸爸「醞釀」了一會兒,支支吾吾的,最後說出一句「不會「,真是讓寶寶吃驚到了。

兩個多大的寶寶會說話,也的確算「奇聞」了,網友們更是紛紛留言說:

「太可愛了!太厲害了!」

「這孩子太實在了,不會還告訴你。」

的確是,前面也簡單分析了,2個月大的寶寶各方面發育很有限,雖然開始認識媽媽,會模仿大人發出笑聲,但和爸爸媽媽進行語言溝通,是還達不到的。

所以網友們都覺得這位小寶寶發出「不會」的音,真是太厲害了。

2個月寶寶的語言發育水平‍,家長了解

那麼,正常來說,2個月的寶寶語言發育到什麼程度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寶寶開始「輪流說話」

不少家長發現了,2個月的寶寶好像開始「懂人話」了。

當寶寶吃飽睡好後,家長對著寶寶微笑、點頭、說話,寶寶也會看著家長,發出柔和的「喔哦」聲。

但寶寶這時的發音,是分化不清的元音,開始時他們會對自己的聲音好奇,還會學著大人的聲音去模仿。

有人認為這是「輪流說話」的開始,這是一種自然的基本反射行為。

這個階段,如果家長能經常溫柔的這樣和寶寶進行對話,對寶寶語言發育會有促進作用。

通過哭聲和肢體語言來表達需求

月子裡的寶寶,什麼都是通過啼哭來表達。

到了這個階段,寶寶的啼哭雖然減少,但還只能是用哭聲來表達各種需求,也會有些細微的表情和肢體動作。

不管是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或是身體不舒服了,都是哭,不過不同情況的哭聲會有區別,前幾天京媽寫了一篇「寶寶哭聲需求」的文章,感興趣的家長們可以看看。

作為家長,要正確地解讀寶寶不同哭聲的含義,並及時給予回應。

寶寶的需求能及時被滿足,和家長的信賴感就會建立,這也有助於寶寶健康人格的形成。

家長如何陪2個月大的寶寶說話?‍

前面也說了,家長要多陪著寶寶講講話,對寶寶語言發展會有促進作用。

那實際生活中,該如何和這麼大的寶寶說話呢?

可能有的家長「自言自語」上兩句,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和這麼大的寶寶說話,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嘗試:

【語言特點】

語速要慢些、聲調要高些、短語間有較大的停頓;

多說重複的詞語,比如寶寶、媽媽等;

這樣有助寶寶對不同詞語的分析和記憶。

【表達方式】

配合肢體動作,對促進寶寶的認知和社會性行為有促進作用,比如抱著寶寶,指著奶奶說「奶奶過來了」。

表情和嘴型誇張些,在和寶寶說話時,除了慢、重複,也要根據語意加些表情,和誇張的嘴型,吸引寶寶注意,加強辨識和記憶。

和寶寶互動別著急,當家長發現寶寶發出了類似回應的聲音,要稍等片刻,給寶寶對獲得的語言刺激進行信息加工的時間。

掌握了這些方法,就可以隨時隨地的和寶寶說話了,比如早晨醒來,給寶寶穿衣服,就可以和寶寶說「小寶貝醒來啦!媽媽幫你穿衣服」。

整個穿衣服的過程中還可以說什麼的是上衣還是褲子,或是紙尿褲,穿的什麼顏色的衣服,怎麼穿(先伸胳膊等),其實有很多可以和寶寶說的話。

此外,換紙尿褲時、吃奶時、抱著寶寶到處看時、哄睡時、練習抬頭時等等,都可以和寶寶同時邊做邊說。

你家寶寶是幾個月開始說話的呢,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呢?歡迎來分享討論呀。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贊並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e4AW3kBDlXMa8eqJMu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