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珊,12張少女時期的老照片,曾經是無數少年心中的夢中情人

2019-06-03     書法人瞿宇輝

叢珊

叢珊,一代女明星,1962年出生於北京。她成長在一個文藝工作者家庭,自幼受到藝術的薰陶,從小學起就喜歡唱歌、跳舞。上中學後,叢珊喜歡上了電影,當一名演員成了她的夢想。

1981年,她順利地通過了考試,成為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班第二批錄取的學生。圖為叢珊少女時期的老照片。

叢珊

1982年,著名導演謝晉拍攝影片《牧馬人》,叢珊以她質樸的外表形象被選中飾演女主角李秀芝。這是她第一次上銀幕,也是這部電影,讓她一炮走紅,家喻戶曉。她清新自然純樸的形象,讓觀眾第一次認識了她,記住了她。

叢珊

在《牧馬人》里,叢珊以質樸、細膩,富有生活氣息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李秀芝這一純真、善良、可愛的農村婦女形象。當年,這部影片的上映給國人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觀影人數達到了1.2億,叢珊在一夜之間成為無數少年心目中的夢中情人。圖為叢珊少女時期的老照片。

叢珊

由於導演和演員的密切配合,使該片獲得了文化部1982年優秀故事片獎和1983年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叢珊也因此在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競爭中獲得提名,同時,她還以60萬選票當選《中國青年報》「最喜愛的十大青年銀幕形象」榜首。

叢珊

1983年,叢珊再次出現在謝晉導演的影片《秋瑾》中,這次,她扮演秋瑾的貼身丫環,戲雖不多,但她卻把清末大戶人家奴婢的心理活動表現得恰到好處。叢珊拍的電影不多,但她所飾演的角色都十分成功,這與她對角色的研究、生活的體驗分不開的。圖為叢珊少女時期的老照片。

叢珊

她飾演的《良家婦女》中的女主人公餘杏仙,透過她那雙充滿哀怨與希望的目光,將杏仙坎坷的生活經歷、複雜的內心情感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眼前。該片獲得了1986年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項。

叢珊

叢珊喜愛舞台,熱愛藝術,為了尋求更高的藝術標準,經過深思熟慮,她於1987年獲得法國政府獎學金赴法國留學,去完成她的藝術之旅。初到法國的她,為了提高語言能力,先讀了七個月的語言班,語言水平突飛猛進。瞿宇輝。圖為叢珊少女時期的老照片。

叢珊

七個月後,她順利地進入法蘭西國家高等戲劇藝術學院進修。有一部根據我國的《列子》改編的舞台劇受到了許多專業人士的好評,這是叢珊與兩個法國演員在法國非常有名香榭麗舍大街旁的圓頂劇場演出的,她是在那個劇場演出的第一個中國演員。

叢珊

叢珊是一個非常認真、非常專業的演員,舞台劇是她的專業。在法國的這段生活經歷讓她收益頗多,她學會了熱愛生活,也改變了她對工作的態度,讓她變得有定力。她曾經認為,在不在一線,當不當女主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演戲對生活進行思考。圖為叢珊少女時期的老照片。

叢珊

在法國期間,叢珊拍攝了《風中的女人》、《愛的面孔》、《至空傳》等影視劇和舞台劇;其間,她也回國參演了《戲說慈禧》等一些電影、電視劇。1996年,她回到國內,陸續參加了一些電視劇的拍攝,頻頻現身於各種公眾場合。

叢珊

20世紀90年代中期,她曾在香港衛星電視中文台擔任文化名人訪談、衛視五星站等特別欄目主持人;並先後用漢語、英語、法語演過20餘部影視片劇及10多部舞台劇;參與了各種頒獎典禮和慶典活動,或擔任頒獎嘉賓。圖為叢珊少女時期的老照片。

叢珊

叢珊曾經還擔任了心理陽光工程的形象大使,她想把快樂帶給更多的人。除了拍戲之外,她也曾介入製作方面的工作,嘗試做監製,她認為,那是對自己能力的挑戰。

如今,叢珊生活得舒坦隨意,顯露出和年輕時代不同的風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d_y_msBmyVoG_1ZI56t.html